Penghu.info|澎湖知識服務平台

五德漁業發展

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五德里臨澎湖內海,漁業不容易發展;聚落北方海域有7個石滬,但是並不是主要的漁業(另外還有立竿網、刺網各一組);居民生計多以農業為主,收入只能勉強維持基本生活。根據大正6年(1917)的調查,當時的鷄母塢的人口只有92戶、485人,其中從事漁業的只有19人,每年每人能出售的漁獲只有不到700台斤(約值42圓)。全聚落的畑地面積有65.74公頃,平均每一戶擁有0.75公頃的耕地(約27,000栽);耕牛有30頭,平均每3.1戶擁有一頭牛;豬有155頭,平均每戶養1.7頭(古閑義康1917:22-24)。
-
昭和5年(1932)鷄母塢的居民有83戶、418人,漁民只有8人,其中有3個從事石滬漁業,其他的人都以一支釣為主。當時全聚落的石滬只剩下4個還能使用,其中有一個是公廟的財產,每年由廟的20位「頭家」去巡滬捕魚,再拿出其中的一部分收入來做為廟的公費;聚落中的12艘船則大多從事馬公五德之間的搬運業,用來捕魚的只有1艘。全聚落共有耕牛34頭,平均2.4戶擁有1頭牛;豬有107頭,平均每一戶養1.3頭;農業總收入約7,386圓,平均每一戶只有88.99圓。昭和16年(1941)部分耕地被徵收去闢設機場之後,大部分的男性居民一到冬天都會去臺灣打零工,是澎湖地區外出人口比率最高的聚落之一(澎湖廳1932:197-199)。
-
戰後初期五德里也引進鰮焚寄網、單船拖網等漁法,不過只有少數的人參與,使用的都是10噸以內的小型漁船。到民國60年(1971)五德里只剩下少數幾艘船在從事「放𦊓」(浮刺網);民國65年(1976)以後縣政府開始推廣箱網養魚及牡蠣養殖五德里有3戶申請在聚落北方沿岸從事養殖(照片4-1)。民國80年(1991)以後漁港內只剩下一些休閒式船釣用的小船(5噸以內),養殖業則剩下箱網及牡蠣養殖戶各一戶(楊金燕1998:34-35)。
-
資訊引用|馬公市各里人文鄉土叢書(第13輯|2006年
修正建議回報


▲隱藏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