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ghu.info|澎湖知識服務平台

鎖港漁業發展

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鎖港的居民自古多以半農半漁維生,大正6年(1917)有居民185戶、945人,從事農業的有564人(佔59.7%),從事漁業的有183人(佔19.4%)。全聚落共有30艘大型漁船,夏季的漁獲量比較差;因此大多在從事鎖管港和臺灣本島之間的雜貨、食糧載運,主要漁業有釣小管及蝦船曳網兩種;冬天則以帆船打瀨網(即船曳網,有14組,每組2艘船)或鰆曳繩釣(共有大、小船隻38艘從事)最盛行,經常有30多組漁船一起出海,一起回港的壯觀場面。聚落南方俗稱為「鳥嘴尾」(屬於今山水里)是從事鰆浮刺網的好漁場,漁獲量僅次於馬公街;年漁產總值約有14,875圓,專門從事水產買賣的兼業者也有30戶以上。全聚落的畑地總面積約108.91公頃,平均每戶有0.59公頃(約21,000栽);共有牛46頭、豬300隻,平均每4戶擁有1頭牛,每戶養1.6隻豬。農閒外出打工的人數只有30人左右,是澎南地區生活水準比較好的一個聚落(古康閑義1917(六):38-39)。
-
昭和元年(1926)鎖管港的水產相關業者曾發起成立一個「鎖管港漁業組合」(共有會員78人),來辦理漁獲共同販賣、會員災難救恤及漁業資金貸款等業務。當時一個6口之家每個月的生活支出大約要20元左右,而鎖港的漁業者每人每個月平均大約可以賺到25元到40多元,鎖港漁民的生活水準由此可見一斑(澎湖廳1932:147-149)。
-
根據昭和5年(1930)的調查,鎖港的居民有171戶、1,013人,農業狀況和大正時期差不多,全聚落共有413頭豬、63頭牛,平均每戶養有2.4頭豬,每2.71戶有1頭牛。漁業方面除了原有的打瀨網、鰆浮刺網和曳繩釣(後者已逐漸淘汰)之外,也開始發展鰮焚寄網、鯛延繩釣等漁業,由於漁業蓬勃發展也衍生了一些剝蝦(蝦米)、煮乾鰮等加工業(澎湖廳1932:148-149)。
-
戰後因為政府大力的推動動力漁船貸放政策,鎖港的動力漁船數量急速增加。民國60年(1971)以後漁業更加發達,民國70年(1981)左右共有110艘大船。民國75年(1986)多數的漁船被韋恩颱風摧毀之後,漁業才開始走下坡;到民國87年(1998)全里只剩下6艘30噸以上的大型拖網作業船和22艘5噸以下的小型船筏。同一時期的農業經濟價值更是低到完全不符合經濟效益,農地幾乎全部廢耕(楊金燕1998:26)。
-
資訊引用|馬公市各里人文鄉土叢書(第12輯|2006年
修正建議回報


▲隱藏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