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案山社區托兒所
早年案山里里民的經濟能力普遍不佳,大多數的幼童都不上托兒所。政府在民國55年(1966)辦理過一期巡迴托兒所,翌年又分別 ....
- 中山國小
中山國民小學前身是創設於民國37年(1948)3月1日的「海軍第二造船所員工子弟學校」,翌年9月成立小學部並附設幼稚園; ....
- 中正國中
澎湖縣立中正國民中學成立於民國57年(1968),是馬公市的第二所國民中學。民國59年(1970)8月,因為澎南地區國中 ....
- 光華社區托兒所
民國38年(1949)測天島的「海軍第二造船所員工子弟學校」,就設有附屬幼稚園,收托海軍弟二軍區內的軍人子女(利用眷村的 ....
- 明圓幼稚園
民國85年(1996)本來在馬公市文化路33號開設「新學友書局」的陳寶圓(前寮人),發現有些孩童很需要特別的幼稚教育,開 ....
- 馬公市托兒所東衛班
早期東衛里就斷斷續續的辦理過農忙托兒所,民國66年(1977)以後,馬公市公所才利用臺灣省社區發展長期計畫的經費,委託福 ....
- 東衛國小
東衛國民小學本來是石泉國民學校的東衛分班,成立於民國39年(1950)9月。民國41年(1952)9月改為分校,民國47 ....
- 興仁社區托兒所
興仁里原本沒有托兒所,幼童分別到鎖港里、烏崁里或馬公市區托兒所上學,後來由於里民一再的要求,才在民國75年(1986)9 ....
- 烏崁社區托兒所
烏崁社區托兒所成立於民國72年(1983),由馬公市公所分發的保育員許惠燕負責,仍然在烏崁天主教堂東側的平房教室上課;當 ....
- 興仁國小
興仁國民小學的前身為石泉國民學校的興仁分校,是由興仁、烏崁二個分班(設立於民國39年)在民國41年(1952)9月合併後 ....
- 天主教烏崁幼稚園
民國53年(1964),天主教羅德信神父租用目前烏崁里106-16號東邊已倒塌的民宅(已除戶沒有門牌)設立免費的幼稚園, ....
- 鎖港里漁村托兒所及馬公市立托兒所澎南班
早期每到漁業旺季時,鎖港很多的家庭都必須全家動員直接或間接的投入各項漁業工作。為了減少漁家年幼子女乏人照顧的問題,政府及 ....
- 山水社區托兒所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軍在五德機場四周挖有許多防空壕溝,戰後這些壕溝就成了山水里孩童遊玩的「秘密基地」。民國59年(197 ....
- 山水國小
山水國民小學本來是五德國民學校的鎖港分校,成立於民國47(1958),民國56年(1967)8月1日奉准獨立為「澎湖縣馬 ....
- 澎南國中
民國59年(1970)8月,中正國中在五德里設立澎南分部,以方便澎南地區的學生就近上學;民國63年(1974)8月,澎南 ....
- 嵵裡社區托兒所
嵵裡社區的婦女在夏天大多從事漁產加工,無暇照顧幼童,很容易產生兒童安全和教育問題。民國72年(1983)6月1日社區理事 ....
- 嵵裡國小
嵵裡國民小學原來是五德國民學校的嵵裡分校,民國45年(1956)8月奉准獨立成為「澎湖縣馬公鎮嵵裡國民學校」,民國57年 ....
- 風櫃社區托兒所
風櫃是一個漁業聚落,夏季漁忙的時候家中小孩常常乏人照顧,曾在民國61年(1972)成立過社區托兒所,後來因故停辦。民國7 ....
- 桶盤國小
虎井國民學校的桶盤分班成立於民國38年(1949),民國44年(1955)升格為桶盤分校,民國46年(1957),再奉准 ....
- 虎井國中
中正國中虎井分部成立於民國67年(1978),校址在俗稱為「寮仔口」的虎井里140號。這一帶在日治晚期被劃為虎井的公共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