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ghu.info|澎湖知識服務平台

案山社區托兒所

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早年案山里里民的經濟能力普遍不佳,大多數的幼童都不上托兒所。政府在民國55年(1966)辦理過一期巡迴托兒所,32翌年又分別在9月、12月及隔年的6月(農忙期)在案山設立過短期的「農忙托兒所」。33民國64年(1975)之後開始有在海二軍區上班的員工子弟到軍區內的海軍婦聯幼稚園就讀,民國71年(1982)由於職業婦女人數逐年增加,案山社區理事長林抱才發起,申請成立「案山社區托兒所」,利用剛落成的案山社區活動中心案山里2-2號)做為上課場所。案山社區托兒所初成立時分為2班,學童人數約有60人左右,大多是大、中混齡班,小班只有10多人,學童都來自案山傳統聚落。民國75年(1986)牛頭山附近填海造陸(市地重劃)之後出現了許多新屋,也引進了一些外來的人口,收托幼童才增加到70多人,一直維持到民國85年(1996)馬公市公所納編。
-
案山托兒所一開始就有全日托,但是人數不多,由市公所納編時,全日托仍然不到1/4。托兒所的保育員起先都是由高中的畢業生擔任,之後各自再到屏東師院進修取得保育員資格。最早的混齡班由光華社區托兒所轉調來的田愛琴負責,小班則由李麗華助理負責;民國83年(1994)左右由顏怡心接替李麗華,翌年田愛琴又和邵碧霞(光華)對調。上課地點則一直都在活動中心(已在95年9月拆除),也利用廟前的廣場做為活動場所。
-
資訊引用|馬公市各里人文鄉土叢書(第10輯|2006年
知識建檔|2021-11-24
修正建議回報


▲隱藏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