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義詞彙|中街仔林姓、網垵口林姓
-
林姓開基始祖有兩位:其一,
網垵口派始祖林崴;其二,
中街仔派始祖林公(名諱不詳)。
-
其一:
網垵口派始祖林崴,生於
天啟6年,卒於
永曆20年(1626~1666),約於永曆初期自金門遷澎(此派林氏墓碑昭穆為「浯江」,故知先祖原籍金門)。
-
林崴13世裔孫林金檢口述,始祖林崴生卒年,係
東安村中街仔派林氏10世裔孫林興田道士,自
網垵口林氏開基祖牌內文所抄錄,惟今祖牌不知置於何家?
東吉嶼始遷祖林良則係林崴5世裔孫,生於
雍正12年,卒於
嘉慶7年(1734~1802)(生卒年詳載於林金檢家中祖牌內文),約於乾隆中期自
網垵口徙
東吉嶼。林金檢業商,旅居台南市,每年
清明節必返回
東吉祭掃先人墳塋;居住
網垵口曾從事文石加工業者林啟皇,亦係林崴裔孫。
-
其二:
中街仔派始祖林公。《
望安鄉東安村、
東吉村林家族譜》載:「始祖名諱不詳,約生於
永曆4年(1650),永曆晚期自金門遷澎。林公傳一子林心,約生於
永曆26年(1672);林心傳二男,長男林賽生於
康熙33年,卒於
乾隆19年(
1694-
1754),次男林評生於
康熙38年,卒於
乾隆24年(
1699-
1759)。」按林賽有4世裔孫林怡水,《林家族譜》載
東吉生,考林怡水父林媽生,應係自
中街仔遷徙
東吉嶼,始生林怡水,故林媽生或是
中街仔派林氏開
東吉嶼始祖,於乾隆晚期自
中街仔徙
東吉。
-
考
東安村兩派林氏,原籍皆為金門,先後從浯江徙網垵,傳數代,再分徙
東吉。曾任
澎湖縣政府社會局長、
望安鄉代理鄉長的林澤民,和
望安渡假中心的老闆林欽便,皆係
中街仔派林氏11世裔孫。
-
《金門縣志.人民志》載:「林氏,殷太丁王子比干之後,望出南安、西河。晉室東渡,衣冠入閩者八族,林其一也。有林祿者,隨元帝南遷,封於晉安郡,始居侯官縣。又唐隨牧馬監陳淵來浯者十二姓,林亦其一,但其裔無考。今浯之林氏,均係以後來者,約有十一系:其中上林、下林、西宅,由晉江馬坪移來;東林,由泉州田中移來;後壟,由莆田移來;後垵,由閩縣移來;後浦有四系,分別由同安、茂林、長泰、安溪、永春移來;安岐來源未詳。」惟不知
東安村林氏,系出何者?
-
楊緒賢《台灣區姓氏堂號考.一百大姓考略》載:「林氏,商紂叔父比干之後,比干之子堅,逃難長林之山,遂姓林氏。東晉明帝太寧3年(325),林祿為晉安太守,始居候官都西里,封晉安郡主,卒葬惠安塗嶺九龍崗,是為閩、粵林氏始祖。隋初,十傳至林茂,由晉江遷莆田,為闕下九牧始祖。蓋林茂六傳至林披,生子九人,皆為刺史,世稱莆田九牧,其後子孫繁衍,以莆田為盛。」
-
按澎島各聚落林氏原籍不一,然皆奉林祿為開閩始祖。其中
北山嶼城前社始祖林歡,乾隆初期徙澎(原籍不詳);
通梁社始祖
林四,
崇禎16年(1643)自漳州漳浦徙澎;
長岸社(西)始祖林蓋,康熙中期自金門西宅徙澎;另一
長岸社(東)始祖林撰係清兵,同治年間留居澎湖(原籍不詳);
港仔社始祖林達,崇禎年間自金門遷澎;
小赤嵌社始祖
林厚,永曆晚期自漳州海澄徙澎;
大赤嵌社始祖
林二叔,康熙中期徙澎(原籍不詳);
鳥嶼社(西林)始祖
林養成,嘉慶初年遷澎(原籍不詳);
鳥嶼社(東林)始祖林公,乾隆初期徙澎(原籍不詳)。
吉貝社始祖林長,永曆初期徙澎(祖籍不詳)。
-
另有
大山嶼紅羅罩社始祖
林作,崇禎年間自金門上林來澎;
紅毛城社始祖林挽,永曆晚期自同安潘塗徙澎;
文澳社始祖
林啟鸞,
永曆33年(1679)自泉州南門外徙澎;另一
文澳始祖林金福,
光緒2年(1876)自東山坑尾來澎;
媽宮社東甲埔仔尾始祖林德榮,永曆晚期徙澎(原籍不詳);
媽宮社北甲始祖林縣,康熙晚期自漳州漳浦徙澎;大案社始祖林服,康熙晚期自金門來澎;
媽宮社南甲始祖林成,乾隆晚期徙澎(原籍不詳);
媽宮社東甲始祖林入,道光初期自漳州東山徙澎;
後窟潭社始祖林碧水,道光晚期自漳州東山徙澎;
嵵裡社始祖林公(名諱不詳)係清兵,約在乾隆年間自晉江坑尾徙澎;
宅腳嶼社始祖林亨旺,明治時期自金門來澎;
媽宮社東甲另一始祖林星藩,昭和時期自福州閩侯徙澎;
媽宮社南甲另一始祖林水坪,昭和時期自漳洲東山徙澎。
-
西嶼澳林氏則有
內塹社始祖林寬,康熙中期徙澎;另一始祖林招,雍正年間徙澎(原籍不詳);
小池角社始祖林珍,道光晚期自漳州東山徙澎;
合界頭社始祖林溪,
光緒14年(1888)自金門遷澎;
竹嵩灣社林氏分四支系:其一「林藍派」、其二「林陣派」、其三「林光亨派」、其四「林文振派」。其一,林藍派始祖林公,何時徙入
竹篙灣已無從稽考,但知悉嘉慶年間此派林氏已居於
竹篙灣;其二,嘉慶年間林陣派林氏已居
竹篙灣,惟此派林氏始祖名諱、祖籍不詳;其三,林光亨派始祖林光亨約於光緒中期自金門徙澎;其四,林文振派始遷祖林文振明治時期自
媽宮社入贅黃氏秋。
-
作者|蔡光庭老師
知識錯誤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