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姓分四支系:其一「林藍派」;其二「林陣派」;其三「林光亨派」;其四「林文振派」。
-
竹篙灣下寮(今
竹灣村111號)林氏祖牌內文載:其先祖陳管,係
竹篙灣陳氏始祖
陳明德5世裔孫,生於
康熙57年,卒於
嘉慶8年(
1718-
1803);陳管傳至5世陳達,娶妻林花(兩人皆生於咸豐年間,卒於大正時期);陳達、林花無親生子,抱養社內陳素為養子,後陳素改從母姓林,更姓名為林素。林素傳一子林文閂,受訪者林許春蓮即林文閂妻。
-
明治時期《
西嶼庄竹篙灣戶口調查簿》載:131番戶戶長林靜,生於天保12年
(1841);林靜女林花,父林藍。由上述林靜生年,推算林藍約生於嘉慶年間;惟此林藍派始祖林公,何時徙入
竹篙灣已無從考,但知曉清領中期嘉慶年間,此派林氏已居於
竹篙灣。明治時期《
西嶼庄竹篙灣戶口調查簿》載:
竹篙灣頂寮(今
竹灣村132號)戶長林順孝,林順孝曽祖林牆;林牆生於
道光23年(1843),林牆父林陣。推判林陣約生於嘉慶晚期,故知嘉慶年間林陣派林氏已居
竹篙灣;惟此派林氏始祖名諱、祖籍不詳。
竹篙灣林光亨派開基祖牌內文載:「始祖林光亨生於
同治4年,卒於
昭和7年(
1865-
1932)」。推判林光亨約於光緒中期徙澎。林光亨4世裔孫林自在口述:曾祖林光亨,自金門徙澎;曽祖經營金廈、台澎間帆船航運,後與長男林訂於嘉義
東石郡朴子街下竹圍創設漢藥房「合發堂」;次男林琴仍居
竹篙灣坑裡祖宅(今
竹灣村40號),今林氏祖宅大廳門楣仍題有合發堂字樣。
-
明治時期《
西嶼庄竹篙灣戶口調查簿》載:「戶長林文振,原係
媽宮社人,生於明治7年
(1874);明治時期
入贅黃氏秋(喪夫許勝)。」今林姓裔孫皆已徙台,其宅在社內
坑裡(今
竹灣村29、30號),三合院牆垣依在,惟屋已坍塌。
-
楊緒賢《台灣區姓氏堂號考.一百大姓考略.林姓》載:「林氏商紂叔父比干之後,比干之子堅逃難長林之山,遂姓林氏。東晉明帝太寧3年(325),林祿為晉安太守,始居候官都西里,封晉安郡主,卒葬惠安塗嶺九龍崗,是為閩、粵林氏始祖。隋初十傳至林茂,由晉江遷莆田,為闕下九牧始祖。蓋林茂六傳至林披,生子九人皆為刺史,世稱莆田九牧,其後子孫繁衍,以莆田為盛。」
-
《金門縣志.人民志》載:「殷太丁王子比干之後,望出南安、西河。晉室東渡衣冠入閩者八族,林其一也。有林祿者,隨元帝南遷,封於晉安郡,始居侯官縣。又唐隨牧馬監陳淵來浯者十二姓,林亦其一,但其裔無考。今浯之林氏,均係以後來者,約有十一系:其中上林、下林、西宅,由晉江馬坪移來;東林,由泉州田中移來;後壟,由莆田移來;後垵,由閩縣移來;後浦有四系,分別由同安、茂林、長泰、安溪、永春移來;安岐來源未詳。」
-
按澎島各聚落林氏,原籍不一,然皆奉林祿為開閩始祖。其中
北山嶼城前社始祖林歡,乾隆初期徙澎(原籍不詳);
通梁社始祖
林四,
崇禎16年(1643)自漳州漳浦徙澎;
長岸社(西)始祖林蓋,康熙中期自金門西宅徙澎;另一
長岸社(東)始祖林撰係清兵,同治年間留居澎湖(原籍不詳);
港仔社始祖林達,崇禎年間自金門遷澎;
小赤崁社始祖
林厚,永曆晚期自漳州海澄徙澎;
大赤嵌社始祖
林二叔,康熙中期徙澎(原籍不詳);
鳥嶼社(西林)始祖
林養成,嘉慶初年遷澎(原籍不詳);
鳥嶼社(東林)始祖林公,乾隆初期徙澎(原籍不詳)。
吉貝社始祖林長,永曆初期徙澎(祖籍不詳)。另有
大山嶼紅羅罩社始祖
林作,崇禎年間自金門上林來澎;
紅毛城社始祖林挽,永曆晚期自同安潘塗徙澎;
文澳社始祖
林啟鸞,
永曆33年(1679)自泉州南門外徙澎;
媽宮社東甲埔仔尾始祖林德榮,永曆晚期徙澎(原籍不詳);
媽宮社北甲始祖林縣,康熙晚期自漳州漳浦徙澎;大案社始祖林服,康熙晚期自金門來澎;
媽宮社南甲始祖林成,乾隆晚期徙澎(原籍不詳);
媽宮社東甲始祖林入,道光初期自漳州東山徙澎;
後窟潭社始祖林碧水,道光晚期自漳州東山徙澎;
嵵裡社始祖林公(名諱不詳),係清兵,約在乾隆年間自晉江坑尾徙澎;
宅腳嶼社始祖林亨旺,明治時期自金門來澎;
媽宮社東甲另一始祖林星藩,昭和時期自福州閩侯徙澎;
媽宮社南甲另一始祖林水坪,昭和時期自漳洲東山徙澎。
-
西嶼澳林氏尚有
內塹社始祖林寬,康熙中期徙澎;另一始祖林招,雍正年間徙澎(原籍不詳);
小池角社始祖林珍,道光晚期自漳州東山徙澎。叧
網垵澳網垵社始祖林崴,永曆初期來澎,另一始祖林公(名諱不詳),永曆晚期徙澎(兩者祖籍皆為金門)。
-
作者|蔡光庭老師
知識錯誤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