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義詞彙|竹灣陳姓
-
陳姓開基始祖為陳明德。
竹篙灣陳氏開基祖牌內文載:「八代祖考明德公生於洪武開基,卒年不知,葬在
紫菜礁路北勢(按
紫菜礁係
竹篙灣臨西海岸之地名);二世祖陳媽騰生於
崇禎9年,卒於
康熙51年(
1636-
1712)。」按此一開基祖牌載始袓陳明德生於洪武開基應是訛誤,蓋洪武開基為西元1368年,距2世祖陳媽騰生辰二百餘年。依2世祖陳媽騰生於
崇禎9年(1636),推算陳明德應生於萬暦晚期(約
萬曆40年,1612),崇禎年間徙澎。但是裔孫皆不知先祖原籍何處,祖牌中所謂「八代祖考明德公」,其中「八代」或係指陳明德,係原籍陳氏之第八世。
-
昭和時期陳姓有三合院77間,係
竹篙灣繁衍最多的姓氏,裔孫聚居社內
下寮46間(今
竹灣村102-107、110、113-115、145-153、164-177、201-205、210-212、216-217、219-220、222號),其次
頂寮13間(今
竹灣村122、131、133、135-136、138-140、142-144號)、
西山10間(今
竹灣村179、181、185、187、193-200號)、
中寮7間(今
竹灣村71、89、91、97-100號)、
坑裡1間(今
竹灣村23號)。
-
按澎島諸陳氏原籍不一,然皆奉開漳聖王為開閩始祖。其中
港尾社始祖陳星輝、陳珠光、陳昌期三人,乾隆初期自泉州安溪徙澎;
鎮海社始祖有四位,其一陳仕,永曆初期自漳州海澄縣白礁鄉徙澎;其二陳詩興,康熙晚期亦自海澄徙澎;其三陳湊,雍正年間徙澎(原籍不詳);其四陳梓,乾隆初期徙澎(原籍不詳);
大赤嵌社始祖
陳頂成,乾隆晚期徙澎(原籍不詳);另一始祖陳意,乾隆中期徙澎(原籍漳州漳浦);
通梁社南陳始祖陳五、陳,崇禎年間徙澎(祖籍漳州漳浦);西陳始祖陳暫,萬曆晚期初期自漳州漳浦徙澎;
赤崁仔頭始祖陳孝,康熙中期自漳州漳浦俊美鄉徙澎;
大倉社始祖陳盛,康熙晚期徙澎(原籍不詳);
吉貝社始祖陳七,萬曆晚期自金門前水頭徙澎;
鳥嶼社始祖陳送(原籍不詳),乾隆晚期徙澎;
員貝島始祖陳公,崇禎年間徙
鎮海社(名諱、原籍不詳),後4世裔孫陳盛,再徙
員貝島。
-
另有
龍門社始祖陳課,係金門湖前陳氏12世,永曆初期徙澎;
湖西社始祖陳弘標,係湖前13世,永曆初期徙澎;
菓葉社始祖陳克恭,係湖前11世,
康熙22年(1683)徙澎;
西溪社始祖陳連,康熙中期自金門上坑徙澎;
北寮社始祖陳公、
南寮社始祖陳公
東石社始祖陳公,康熙晚期徙澎(名諱、原籍不詳);
林投社始祖陳賢,雍正年間自漳州東山徙澎;
石井社(今
石泉里)始祖陳順,
崇禎3年(1630)自泉州城門外磁頭洋下峻尾鄉徙澎;
煙墩山社(今
前寮里)始祖陳公(名諱不詳),永曆晚期徙澎(原籍不詳);
文澳社始祖陳國嚴,康熙晚期自金門陽宅徙澎(遷徙時間不詳);
媽宮社(北甲)始祖陳德,乾隆晚期自同安灌口來澎;
文澳社(
大文澳,今
西文里)始祖陳買,係清兵,道光晚期駐澎(原籍不詳);
鎖港社始祖陳法,雍正年間徙澎(原籍不詳);
後窟潭社始祖陳福、陳祿兄弟,永曆初期自金門徙澎;
媽宮社(東甲)始祖陳世陽,係漳州龍溪14世祖,道光年間徙澎;
媽宮社(東甲)另一始祖陳壬貴,昭和時期自漳州東山徙澎;
媽宮社(南甲)始祖陳萬,乾隆中期徙澎(原籍不詳);
媽宮社(
南甲八座崎)始祖陳殷輅,道光年間自漳州海澄徙澎;
媽宮社(南甲)另一始祖陳水坪,昭和時期自漳州東山徙澎。
-
作者|蔡光庭老師
知識錯誤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