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治時期建築
〈 時間分類 〉
您目前位於第2頁(共3頁,全部44則相關時代分類知識)。若是建築及廟宇相關分類,則會以「已知最早存在時期」進行分類!
- 雞母塢古宅
古宅建於昭和13年(1938)為一傳統形式融合近代構造材料之民宅,基地略呈L形,周邊巷道環繞,主體和附屬建築各一座,兩者 ....
- 嵵裡古宅
古宅由陳恭先生所建,從陳家祖譜得知於宣統元年(1909)出生,卒於民國77年(1988),當時環境困苦,只是以農作物及捕 ....
- 風櫃尾74號古宅
其建築為澎湖典型之四櫸頭民宅,入口秀面以上下各半截堵施作,牆角使用澎湖玄武岩組砌,門樓以「師公翹」的方式呈現。大厝身之厝 ....
- 石壁的石厝
日治時期原本住在「山邊」的虎井居民陳三成,因為附近沒有土地可以耕種,而到虎井東山俗稱「石壁」附近去墾地種植蔬菜及旱作,他 ....
- 二崁陳宅
西嶼二崁村位處於西嶼鄉3號縣道以東、池東村以北、竹灣村以南的凹地上,是國內少見保存極完整的傳統聚落,全村大多數姓陳。其村 ....
- 小池角黃氏宗祠
黃姓開基始祖為黃斌(恰齋)。《小池角黃姓族譜─源起序》載:惟我祖先,天地為屋。雖曰嚴父之風,而安巢父之福。駕一葦之所如, ....
- 重華堂:小池角陳姓宗祠
昭和戊辰年(1928),小池角陳氏族人於冬至祭祀祖先後,由陳媽挺等人籌議創建祠堂安祖先牌位,以奉蒸嘗,明昭穆之序。昭和5 ....
- 城前蕭氏前原居古宅
資訊來源|澎湖縣文化局網站
本棟建物為蕭補所有,是當時城前村第一位通過日本警察考試的村民。戰後曾由國軍徵召為救護連駐紮 ....
- 講美德馨家
惟「吳」德馨:講美德馨家
德馨家位於講美村56號,為二落四櫸頭帶庭的大宅。蓋取陋室銘「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以惕勵家族子 ....
- 鎮海長源古宅
登錄文化資產原因|澎湖殷商「長源商行」所修之宅第,具地方歷史意義。整體構造及間仔閣樓完整,六角窗、半樓糧倉、木構、泥塑花 ....
- 小赤林氏宗祠
《歷史沿革與建築形式》
小赤林氏宗祠建於昭和7年(1932),可以做為小赤村林氏家族在白沙開拓的見證,其後裔多從事文教 ....
- 瓦硐教會
光緒12年(1886)6月5日,甘為霖牧師、高長、李豹由澎湖馬公登陸,前往南寮、大島(馬公)、吉貝、鳥嶼、白沙等地傳福音 ....
- 瓦硐村七號:吳義故居
吳義,又名吳光義,(1874-1940),字永芳,日治時代,於瓦硐港鋪開設永芳商行,今瓦硐漁港安檢所附近的銀合歡臨終上殘 ....
- 目斗嶼燈塔
目斗嶼燈塔舊稱「北島燈塔」,目斗嶼位於澎湖縣白沙鄉吉貝島北方約3.8浬,為澎湖羣島有人居住的最北端島嶼。目斗嶼面積約0. ....
- 潭邊歐陽宗祠
歐陽氏族人占本村人口的4成弱,為潭邊村第一大氏族。至於家廟興建由來,據《潭邊歐陽氏族譜》〈歐陽宗祠之由來〉記載甚為詳細: ....
- 海樹井
湖西鄉東石村往沙港村左側道路旁有一口井,井旁有花崗岩石碑一座,名此為「海樹井」。海樹井所在地,《澎湖地名辭書》稱此地為沙 ....
- 朱錫甘澎湖沙港旅居住所
人稱「水林師」的福建東山師傅朱錫甘(1895-1940)曾兩度來澎,其作品皆在宮廟,可分為兩類,一是鑿花木雕,一是彩繪和 ....
- 成功蕭克讓古宅
「成功蕭克讓古宅」由左右間仔後檐牆以硓𥑮石牆體向外延伸,與左右間仔共同圍塑出深井,硓𥑮石牆體上以紅磚外突收邊,上方施以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