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913
大正2年
西元1913年距離今日約112年,天干地支為:癸丑,此頁面主要放置西元1913年時間軸之相關內容。
- 威靈宮
威靈宮主祀保生大帝。曾在大正2年(1913)重修,民國35年(1946)重建;民國56年(1967)又由歐靖國等 ....
- 威靈宮重建記
奉祀保生大帝。歲次癸,丑即西紀一九一三年重修,至是廟宇鼎新,煙火益盛。迨臺澎光復翌年丙戌,即西紀一九四六年,雞母塢易名為 ....
- 虎井地曳網漁業
鹽可用,或鹽價過高的困境;日治大正2年(1913)左右才出現煮乾法(虎井、桶盤都稱為「煮熟魚」)加工製造的鰮魚「魚脯」 ....
- 楊棋
8)12月臺灣總督府授予紳章。大正2年(1913),以楊棋為首組織澎湖信用販賣組合,該組合以販賣花生油為主,楊棋認購3 ....
- 竹篙灣洪姓
述:其父洪解圍原居港仔社,生於大正2年,卒於民國56年(1913-1967);昭和時期為頂寮蔡氏養子(今竹灣村130號 ....
- 大池洪姓
脈後裔開枝散葉,直至今日。
大正二年(1913)日本總督府的《特別漁業免許願—石滬漁業》登記檔案顯示,日治時期大正年 ....
- 大池石滬漁業
陳、顏、黃、洪為主。在日治時期大正二年(1913)的台灣總督府檔案裡,記錄當時西嶼大池角鄉登記有案的石滬數量達11口, ....
- 小池角關帝廟〈本鄉旅臺寄附芳名列下〉記事牌
宅常為鄉親暫住之所。
呂奇立(1913-1976),昭和2年(1927)自小池角公學校畢業,曾在臺南春成行工作。爾後, ....
- 望安鄉日治時期
十二區」改稱為「網垵區」。57大正2年(1913)6月13日與大正4年(1915)2月27日,在陸續裁撤大赤崁與小池角 ....
- 陳清江
陳清江(1913-1988),望安鄉水垵村人,幼年家境貧困,望安公學校畢業後,14歲時到臺南,隨 ....
- 將軍澳蔡姓
番地戶長蔡順成,生於日本時代、大正2年(1913);蔡順成父蔡石棟,約生於光緒12年(1886)。推判蔡氏在道光之前, ....
- 陳謀
陳謀(1913-1987),望安鄉花嶼村人,因其父親蔡亙入贅母親陳戽,故從母姓。小時候曾入花嶼 ....
- 大嶼社葉姓
1901);尚有一戶主葉千鍊,大正2年生(1913);2147番地戶主葉金定,明治44年生;2055番地戶主葉的,明治 ....
- 張碾
學造詣及中藥研究頗有心得。
民國二年(1913)23歲時即在七美鄉開設啟善堂私塾,教授漢文,至民國十一年(1922) ....
- 顏恭
逐漸興旺,曾任大嶼鄉首位保正,民國二年(1913)改姓顏。顏恭為顏其從之次男,於民國九年(1920)與本鄉許串之女許修 ....
- 大倉村
澳大倉鄉,隸屬頂山出張所(澳於大正2年改為區),轄區也調整為瓦硐區通梁澳大倉鄉。光復前稱白沙庄大倉,光復後稱白沙鄉大倉 ....
- 講美鄭姓
緒8年(1882),日本時代、大正2年(1913)改從母姓,將吳榮更名為鄭榮。按鄭榮故居在今講美村72號。惟不知鄭專系 ....
- 靈應廟
之濟眾。謹將始末勒石以記。
大正癸丑年十月十二日吉立,陳與權書。 ....
- 講美靈應廟普渡
元帥廟,張元帥為東營鎮守將軍。大正2年(1913),陳潤等人進一步將連元帥廟擴建為靈應廟,並增祀陳聖王、臨水夫人暨福德 ....
- 港尾陳潤
之濟眾。謹將始末勒石以記。
大正癸丑年十月十二日吉立,陳與權書
文中的高墩即為澎湖常見的石塔,藉以辟邪、鎮護、祈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