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分類:水井水池  

萬軍井

閱讀時間 ── 約 19 分鐘

隱藏資訊

同義詞彙|大井、師泉井
-
澎湖馬公市中央里施公祠」前有一口小水井,一旁有澎湖縣政府民國六十八年1979年)所立的「萬軍井」解說碑,宣稱這是施琅征澎、向神明禱告後,湧出甘泉的水井,又稱為「師泉井」。但這其實是雍正年間澎湖通判周于仁編纂《澎湖志略》,把媽宮社大井附會成「施將軍井」的謠言,媽宮社大井如今稱為「四眼井」。光緒二十年1894年),《澎湖廳志》編者林豪就批評「師泉井固在內地之平海澳也」,說明水井在福建,不在澎湖。
-
至於現代人所見的「萬軍井」,可能是相關單位誤讀康熙二十二年1722年)黃叔璥《台海使槎錄》,把台南萬壽亭井移花接木到澎湖的產物。民國八十二年1993年),閻亞寧教授主持《澎湖施公祠及萬軍井之研究與修護計劃》曾經鄭重駁斥萬軍井歷史為誤,可惜研究成果並未被採納。
-
■真正的施將軍井/師泉井,在福建平海鎮
-
首先看施琅本人怎麼說。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他在上書皇帝的奏摺〈為神靈顯助破逆、請乞皇恩崇加敕封事〉裡面交代:「臣奉命征勦臺灣,康熙二十一十一月師次平海澳。澳離湄州水道二十里許,有天妃廟……廟左有一井,距海數武,踩止丈餘,蕪穢不治。臣駐師其間……遣人淘浚,泉忽大湧,自二十一年十一月至次年之三月,晝夜用汲不竭,供四萬眾裕如也。此皆皇上峻德格天,使神功利我行師也。臣乃立石井傍,額之曰師泉」。
-
這裡的意思是,施琅在攻打澎湖之前,率領四萬大軍到福建平海的海邊駐紮,當地有天妃廟(媽祖廟),廟旁有井,只是廟貌破舊、環境髒亂,還遇到農曆七月連日乾旱,水源枯竭。沒想到施琅派人整理環境之後,枯井竟湧出豐沛的泉水,解決了大軍的飲水問題,出水量連續五個月都很穩定。施琅一面歸功於媽祖的庇佑,一面不忘向康熙皇帝美言幾句,說是因為皇帝的德性跟天一樣高,才能出現神蹟。最後他在廟旁安放了一塊「師泉」石碑紀念此事。這起事件的地點在福建平海天妃廟旁,不在澎湖。
-
■施琅攻澎時,只在望安虎井海邊挖過井
-
那麼,施琅對澎湖又是怎麼描寫呢?他在同一篇奏摺裡只說:「澎湖八罩虎井,大海之中,井泉甚少,供水有限,自臣統師到彼,每於潮退,就海次坡中扒開尺許,俱有淡水可餐,從未嘗有。及臣進師臺灣,彼地之淡水遂無矣。」講的是他率領大軍到澎湖離島望安虎井,由於當地水井太少,只好派人在退潮後趕快在海邊低窪地區就地鑿井,尋找水源,幸好這些臨時的水井真的有淡水,以前都沒有!等到大軍離開澎湖、抵達台灣之後,聽說水井就乾涸了。
-
以上就是施琅本人對澎湖水源的全部介紹。所有「施琅在澎湖向神明禱告,地面湧出甘泉,供應大軍引用」的說法都是後人的傳說,施琅自己從來沒有講過。
-
■萬軍井在萬壽亭,萬壽亭在台南
-
再看「萬軍井」的傳說,又是怎麼來的呢?這是清代康熙二十二年1722年),文人黃叔璥在《台海使槎錄˙卷三》裡介紹台灣各地的井水時,提及澎湖有兩口井,再介紹其他地方的水井,卻造成後人誤讀。
-
黃叔璥先說:「郡治濱海,各井皆澹水,微苦鹹;惟傀儡山馬兵營井極清冽,為郡中第一泉。安平城上,紅毛井水高於海,而味亦甘。彭湖居海之中,井亦澹水,以觀音亭、副將署二井為最。」介紹完這一串台南的水井之後,他把文章分段,在下一段繼續寫:「萬壽亭一泉,屯兵萬餘,汲取不窮,今名萬軍井」,講的是台南的萬壽宮(當時台灣當地軍民慶賀祭拜皇帝的官方廟宇)前面有一口井,附近駐紮軍隊超過一萬人,井水供軍隊使用,水源豐沛,號稱萬軍井。接著他再次分段說明「龍目井有二」,介紹的是南部高雄阿猴、北部大雞籠山腳下的兩口水井。
-
從分段的習慣,就可以看出黃叔璥每一段講的是不同區域。他的意思是:
-
澎湖水質最好的兩口井,分別在觀音亭(現在的觀音亭廟前,附近是每年花火節舞台)跟副將署(當時的水師協衙門,原處改建多次之後,現在是洪根深美術館)。而在台南有一座萬壽亭,萬壽亭前有一口萬軍井。萬壽亭跟萬軍井都不在澎湖。
-
周于仁率先把福建師泉井附會到媽宮大井
-
既然1683年施琅本人就說明師泉井在福建平海的天妃廟旁、1722年黃叔璥也說萬軍井在台南的萬壽宮前,怎麼還有澎湖萬軍井的傳說?原因在於,雍正年間澎湖通判周于仁編纂《澎湖志略》時,有意無意留下錯誤的紀錄:「天后即媽祖,康熙二十三年六月靖海侯施琅奉命征鄭克塽,取澎湖;入廟拜謁,見神衣半濕,始知實默佑之。又師苦無水,琅禱於神,井湧甘泉,數萬師汲之不竭。今其井尚存,名曰大井。」
-
這本錯誤的《澎湖志略》於乾隆八年(1743)刊行,到了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澎湖通判胡建偉編纂《澎湖紀略》也沒有查證,照樣記載:「媽宮社大井,康熙二十二年靖海侯施琅率師討鄭逆,先克澎湖,駐兵萬餘於此。先時水泉微弱,不足以供眾師之食,候虔禱於天后神,甘泉立湧,汲之不竭,兵無竭飲。至今此井水泉亦甚旺焉,但水味略覺有些鹼氣耳。」
-
周于仁胡建偉的地方方志失誤,在數十年後又造成清代官員周凱開澎進士蔡廷蘭的導師)的誤會。周凱聽過傳說之後,實際參觀「施將軍井」遺跡,還寫了一首〈施將軍井歌〉歌頌此事,裡面提及:
-
「我聞當日施將軍,駐師告天天如聞。六月炎熇苦赫烈,井泉迸出如流雲。
-
搜尋遺址媽宮左,井寬丈許石闌妥。可以汲供萬人炊,但見井花開朵朵。
-
灌嬰誠感出飛泉,耿恭下拜焚香煙,將軍真不讓前賢……
-
此井不絕來源源,十三灣人同稱慶,至今尚姓將軍井。」
-
周凱筆下的這口井,位置在「媽宮左」,意思是天后宮左方,而「井寬丈許石闌妥」說明水井寬度超過一丈(3.2公尺),旁邊還有石頭圍成的欄杆。根據道光九年1829年蔣鏞所編纂的《澎湖續編》紀載,當時澎湖人所稱的「施井」是媽宮城大井。以「天后宮左方、水井寬大」這兩個特徵來比對,如今澎湖縣政府宣稱的萬軍井並不符合,反而「四眼井」才相符。也就是說乾隆年間到道光年間,當時澎湖人普遍以為傳說裡的師泉井等於媽宮大井,而把它稱為施井、施將軍井。由當時的記錄來分析,媽宮大井就是後代熟知的四眼井
-
林豪發現澎湖媽宮大井被附會成福建平海師泉井
-
媽宮大井等於施井等於施將軍井等於師泉井」的問題,到了光緒年間的文人林豪編纂《澎湖廳志》時,終於發現案情不單純。他筆鋒雄健、滔滔不絕的寫道,:
-
「按郡乘錄〈師泉井記》,以為禱神得泉之証,不知師泉井固在內地之平海澳也。又,藍襄毅提督疏請御賜天妃宮匾額稱:『大師所到,各處井枯,甘泉倏爾騰沸,足供食用。再加『六月十七等日,在七鯤身血戰,其地處在海中,適當潮退,軍士就坡中扒開尺許,俱有淡水可餐云云』,郡邑乘何以遺之?而《紀略》以媽宮街大井,指為施侯得泉濟渴之處,考之奏疏,似未盡合。
-
蓋施軍惟在八罩虎井,故艱於得泉耳。若既入媽宮澳,則澎地已平,隨處可汲,何必獨恃此一井乎?且從前劉國軒兵守媽宮港者亦多,何以並無患渴,而所汲者又何井乎?以前人所載,姑並存之耳。」
-
林豪認為在他之前一百多年的人們,都忽略了幾個盲點:
-
第一,師泉井不在澎湖,而在福建平海。
-
第二,施琅手下部將藍廷偵的孫子藍元枚,又把施琅在望安虎井等地退潮時挖井的故事,改編成在台南七鯤鯓沙洲挖井的神話故事,卻漏了台南府城有豐沛的井水。
-
第三,《澎湖紀略》的編纂者胡建偉竟然沒有去讀施琅本人的奏摺,就把媽宮城大井當成傳說中施琅遇到神蹟的井。
-
第四,施琅本人已經明白交代是在望安虎井挖井,等到打勝仗,進入媽宮當地,到處都有明鄭王朝留下來的水井可以取水,有必要特別再去挖一口井、全部的人只靠這口井喝水嗎?
-
林豪語重心長的留下「考之奏疏,似未盡合」八個字。不幸的是,《澎湖廳志》寫完沒多久,清朝就在甲午戰爭戰敗。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日本攻下澎湖、透過〈馬關條約〉逼迫清朝割讓台灣跟澎湖,直到二次大戰結束之後,中華民國才重新取回台灣跟澎湖。這一段歷史的解釋,也就幾乎沒有人注意。
-
民國六十八年萬軍井傳說重出江湖
-
到了民國六十八年1979年),澎湖縣政府在全縣各地樹立大量歷史解說石碑,「施將軍井」傳說再次被提及。令人驚訝的是,黃叔璥在《台海使槎錄˙卷三》裡明顯的分段,並沒有得到正確解讀。相關單位一面略過媽宮大井(四眼井),一面又把施公祠前方一口不起眼的小水井當成「萬軍井」,立碑為誌。
-
澎湖縣政府立碑之後,仍然有相關研究陸續指正錯誤。例如民國八十二年1993年)閻亞寧教授主持的《澎湖施公祠及萬軍井之研究與修護計劃》,明確指出萬軍井歷史經不起考證,並提及此井起源年代不明。民國一百零三年(2014年),澎科大教授吳培基與賴阿蕊在〈澎湖四孔井(四眼井媽宮社大井及歷史溯源〉論文裡,考證清代所稱的萬軍井實為媽宮大井,並非施公祠前方的水井。可惜上述研究成果從來沒有被採納。於是張冠李戴的「澎湖萬軍井」,也就繼續被當成福建平海師泉井的異地雙胞胎,直至今日了。
-

-
資訊引用|
-
施琅〈為神靈顯助破逆、請乞皇恩崇加敕封事〉。
-
黃叔璥《台海使槎錄》〈卷三〉。
-
周于仁澎湖志略》。
-
胡建偉澎湖紀略》〈卷之二〉。
-
蔣鏞澎湖續編》〈卷下〉。
-
林豪澎湖廳志》〈卷一〉。
-
漢光建築師事務所(1993年6月)。澎湖施公祠及萬軍井之研究與修護計劃。第5-7頁。
-
吳培基、賴阿蕊(2014年6月)。澎湖四孔井(四眼井媽宮社大井及歷史溯源。《硓古石季刊》第75期,第16-61頁。
-
作者|吳令丞
-
何者為大?四孔井與萬軍井
-
媽宮中央老街有兩口著名的井泉,一為萬軍井,一為四眼井。兩者均有政府立碑以記其事,茲抄錄於后:
-
施公祠與萬軍井簡介〉
-
康熙二十二年(西元一六八三年)六月,提督福建水師攻澎,擊敗守澎總督劉國軒而領媽宮,師苦無水,琅禱於神,井湧甘泉,萬軍汲之不竭,名曰萬軍井,或稱大井。康熙三十五年(西元一六九六年)琅卒,翌年命建施將軍廟媽宮澳東街,道光二十三年(西元一八四三年),更名為施公祠
-
澎湖縣政府
-
中華民國六十八年六月
-
四眼井簡介〉
-
馬公四眼井俗稱四孔井,似開鑿於明中葉。距今約四百餘年,水量豐沛。本井內徑寬一米四,為維護汲水安全及秩序,(逐)遂於其上鋪設長約二米二,厚約九公分之石板條六片,並挖鑿內徑約三十六公分之井口四個,據傳中央街之舊名大井街即因本井而得名。
-
澎湖縣政府
-
中華民國九十一年一月 立
-
施公祠與萬軍井簡介〉稱萬軍井稱為大井;〈四眼井簡介〉也稱:「據傳中央街之舊名大井街即因本井而得名」。兩口井到底何者才是「大井街」的「大井」呢?
-
康熙22年(1683),施琅率軍攻擊澎湖,施琅提及:「且澎湖八罩虎井大海之中,井泉甚少,供水有限,自臣統師到彼,每於潮退就海次坡中扒開尺許,俱有淡水可餐,從未嘗有。」施琅未提媽宮萬軍井的事蹟,湧泉的地點也是在「八罩虎井」而非媽宮。施琅立碑於1683年1684年之間的「施將軍廟碑記」,亦無提及媽宮萬軍井的任何神蹟。所謂「師苦無水,琅禱於神,井湧甘泉」並非發生在澎湖而是遠在福建的平海,澎湖萬軍井的神蹟,是後人移花接木的結果。
-
這段移花接木的歷史,大致始於乾隆16年(1751) 王必昌《重修臺灣縣志》:「澎湖大井(亦名大井頭):在媽宮澳天后廟東。開鑿年代無考。國朝康熙二十二年,靖海將軍侯施琅征克澎湖時,方六月苦旱,澳水多鹹,琅禱於天后,甘泉驟湧,即此井也。」從1683年1751年,近70年的時間裡媽宮的大井就是所謂的「萬軍井」。
-
乾隆32年(1767),由胡建偉編撰的《澎湖紀略》也提及媽宮社大井為施琅征討澎湖時駐兵萬餘於此:「先時,水泉微弱,不足以供眾師之食;候虔禱於天后神,甘泉立湧,汲之不竭,兵無竭飲。至今此井水泉亦甚旺焉,但水味略覺有些鹻氣耳。」乾隆年間,澎湖大井(萬軍井)湧泉助師的傳說,已經非常普遍。《澎湖紀略》又言媽宮著名的七街一市:「大井街:藥材舖、竹器舖、瓦器舖、磁器舖、麵餅舖、酒米舖、油燭舖、打銀舖、故衣舖。」準此,今日萬軍井與施公祠所在的街道應為大井街,可是事實並非如此。萬軍井前方的街道為右營橫街:「海味舖、酒米舖、雜貨舖、醬菜舖、綢緞舖、冬夏布疋舖、故衣舖、鞋襪舖、麵舖、涼煖帽舖、藥材舖、鮮果舖、檳榔舖、餅舖、磁瓦器舖、麻苧舖、油燭舖、豬肉案。」實際上,大井街所在位置乃是景福祠前方至四眼井的南北巷道,兩者分屬不同的地點。
-
道光年間,蔣鏞纂輯的《澎湖續編》稱媽宮社大井,俗呼施井,並收錄施將軍井歌:
-
井渫不食我心測,署東有井光黝黑。但足兵爨不及民,無乃虛此甘泉力!我聞當日施將軍,駐師告天天如聞;六月炎熇苦赫烈,井泉迸出如流雲。搜尋遺址媽宮左,井寬丈許石闌妥;可以汲供萬人炊,但見井花開朵朵。灌嬰誠感出飛泉,耿恭下拜焚香烟,將軍真不讓前賢。又聞避難白鹿洞,金錢豹子聞嘲諷;雲臺大將圖儀容,從龍虎豹皆麟鳳。即此一井繫人思,千秋萬歲澎民資。澎民鑿井苦難竟,水鹻扐頑石扐勁。口苦唇焦俟井旁,直比鬱林井司命。此井不絕來源源,十三灣人同稱慶,至今尚姓將軍姓(人呼施井)。
-
從「井寬丈許石闌妥」可知,井寬一丈(10尺),換算成今日長度約3公尺左右。可是,萬軍井不過1米寬、3米深,四眼井則深5.6米、寬2.2米左右。其次,石闌也就是石板,這口大井當時已有長條的石板保護著。從現今萬軍井與四眼井的建材與規模,孰大孰小顯而易見;且四眼井又有6條2.2米左右的石板保護,與道光年間志書的記載相符,真正的大井應是四眼井,且四眼井在道光年間可能已是今日所見的樣貌。
-
康熙61年(1722)6月,清巡臺御史黃叔璥抵臺後巡行各地,考察關隘、海道風信,撰有《臺海使槎錄》:「郡治濱海,各井皆澹水,微苦鹹;惟傀儡山馬兵營井極清冽,為郡中第一泉。安平城上,紅毛井水高於海,而味亦甘。彭湖居海之中,井亦澹水,以觀音亭、副將署二井為最。萬壽亭一泉,屯兵萬餘,汲取不窮,今名萬軍井。」此萬軍井本位於清台南萬壽亭,然而此條目緊接在澎湖井泉之後,也是「屯兵萬餘,汲取不窮」,修志者若不察,「萬軍井」張冠李戴成為澎湖的事蹟,亦有可能。道光25年(1845),「海壇監生劉印元成,敬買萬軍井邊瓦店一座二間,喜助澎湖天后宮天上聖母香油之資」,此石碑鑲嵌在天后宮內。劉元成所買位於萬軍井旁的店舖究竟是指何座水井,依舊不明,卻是較早提及「萬軍井」三字者。
-
1895年4月15日,田代安定搭乘御用船萬國號自廣島啟航隨軍來澎湖,沿途書寫諸多漢詩,19日凌晨抵達澎湖。田代安定在媽宮城作植物調查後,陸續前往東衛鄉菜園鄉風櫃尾鄉小管港鄉大城北鄉等地。甚至於前往半坪島(東嶼坪)紀錄當地植物。在澎湖活動期間的紀錄,田代安定將其命名為《澎湖島日記》。在4月21日媽宮田野調查時,田代安定畫了一口井,有四個孔。毫無疑問,此井就是四孔井。這也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四孔井圖稿。
-
施公祠原稱「施將軍廟」,原位於媽宮澳東街與海壇館為鄰(今署立澎湖醫院處)。施將軍廟為施琅受封靖海侯後所建的生祠,並非澎湖縣政府所立石碑稱為其死後所建者。施將軍廟改名為施公祠大約在1832年1843年之間,其原因與通判蔣鏞查在澎奉差因公遭風歿於王事者,皆無專祀,因而籌捐銅錢三十二千文,發交鹽館生息;又復籌捐銅錢四十千文,移營生息,附祭各木主於此以報之。大正3年(1914)原館舍拆除興建澎湖島病院。施公祠海壇館乃一同遷入原海壇標兵伙房處共祀(現址),此附近又有一口小型水井,萬軍井與施公祠的結合成為理所當然的連結。
-
清代媽宮社的大井,從七街一市的分布,大井街位於四眼井所在地,萬軍井前的街道為右營橫街。其次,施將軍井歌的描述「井寬丈許石闌妥」,其型制與規模均指向今日的四眼井而非萬軍井。道光年間,大井鋪設長條狀的石板,應與今日四眼井的樣貌接近。其次,萬軍井的史蹟並非發生在澎湖而是福建,此種張冠李戴的現象常出現於過去史料傳鈔的誤解。第三,大井成為施將軍井的傳說,大致在乾隆年間成型。然而,萬軍井與四眼井相近,皆位於天后宮東偏,也造成兩者的混淆。大正年間,位於媽宮社東街的施公祠拆遷於今日現址,祠廟前方又有一口小井,兩者因此結合為一體。
-
作者|許玉河老師
修正建議回報


隱藏資訊

媽宮社大井:康熙二十三年,靖海侯施琅既克澎湖,駐兵萬餘於此,水泉甚少,不足供眾師之食。侯禱於天后神,甘泉立湧,汲之不竭,至今井泉甚旺,俗名萬軍井;但水味略有咸氣耳(按「紀略」所載如此。另有辨見「遺跡」內).............而「紀略」以媽宮街大井,指為施侯得泉濟渴之處,考之奏疏,似未盡合。蓋施軍惟在八罩虎井,故艱於得泉耳。若既入媽宮澳,則澎地已平,隨處可汲,何必獨恃此一井乎?且從前劉國軒兵守媽宮港者亦多,何以並無患渴,而所汲者又何井乎?


▲隱藏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