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姓徙澎始於明、萬曆晚期,迄於清、乾隆初期,共12戶。分居於
烏崁、
後窟潭、
媽宮、
火燒坪、
文澳、
後寮、
竹篙灣、
花宅、
水垵、將軍(
將軍社)10社。
-
按葉氏係最早遷徙澎湖姓氏之一,明、萬曆中、晚期澎地始再有漢人二次自閩地(大多為浯江漁民)徙澎;其時共18戶,葉氏佔3戶,包括
後窟潭、
後寮、
烏崁葉氏先祖。
-
考澎湖
後窟潭、
火燒坪、
媽宮、
烏崁、
後寮、
將軍澳、
花宅諸社葉氏,其堂號皆係(佛嶺),原籍金門,應屬金門、沙美(佛嶺)一派。
-
總結澎島「葉姓」移民先祖共12戶;清領之前6戶,清領之後6戶。分居在今
馬公市「
重光里」1戶、「
烏崁里」2戶、「
西文里」2戶、「
光明里」1戶、「
中央里」1戶和
白沙鄉「
後寮村」1戶,
西嶼鄕「
竹篙灣村」1戶,
望安鄉「
中社村」2戶、「
水垵村」1戶。澳社分布:
大山嶼7戶、
北山嶼1戶、
西嶼1戶、
八罩島3戶。祖籍方面:「
後窟潭」、「
後寮社」、「
烏崁社」、「
花宅社」系屬「佛嶺」,先祖自浯江徙澎,應屬「浯江、沙美」「佛嶺」一派;「
媽宮社(南甲、
八座崎)、「
火燒坪(下社)」祖籍「泉州、同安」;尚有「
文澳社」、「
水垵社」、「
竹篙灣」3社,祖籍不詳。
-
日本時代、昭和時期,「葉姓」共居有三合院:「
烏崁社」53間 、「
後窟潭社」27間、「
火燒坪社」10間、「
媽宮社南甲、
八座崎」1間、「
文澳社」7間、「
後寮社」13間、「
竹篙灣社」14間、「
水垵社」13間、「
花宅社」9間、「
將軍澳社」19間。
-
楊緒賢《台灣區姓氏堂號考.一百大姓考略》載:葉氏,出自姬姓,周文王子聃季,食采於沈亭,其後以沈為氏。春秋時,沈諸梁,為楚令尹,平亂有功,封於葉(河南葉梁),因以為氏。閩地葉氏支派,大別有二:其一為福建興化府仙遊、古瀨葉氏;其一為泉州府、同安「蓮溪」葉氏。其中古瀨始祖葉諶,世居雍州(今陝西省),唐末避亂,舉族流徙莫定,至宋,卜居河南、光州固始,傳至葉炎曾,隨宋室南渡,遂居仙遊、古瀨,後裔散處漳、泉二府。再傳至葉昂、葉洙兄弟,葉昂遷安柄(今莆田市、季嶼區、忠門鎮),為「安柄派」始祖;葉洙徙同安.佛嶺,為「佛嶺派」始祖(葉洙為唐懿宗咸通進士,輔佐閩王王審知料理朝政)。
-
文字來源、作者|蔡光庭老師
知識錯誤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