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將連結複製到剪貼簿
已將連結複製到剪貼簿
✕
連頁
上一頁
下一頁
出版日期|
掃描頁面|
操作提醒|
點按圖片,跳至下一頁
引用來源|
關閉|Close
網站首頁
關於平台
知識搜索
澎湖文獻資料庫
聯絡我們
馬公市|880
西嶼鄉|881
望安鄉|882
七美鄉|883
白沙鄉|884
湖西鄉|885
史前時代
宋朝
元朝
明朝
荷治時期
鄭氏時期
清領時期
日治時期
01|文化
工藝
習俗
飲食
藝文
故事
族譜
諺語
教育
褒歌
02|宗教
寺廟
祭祀
法師乩童
厭勝物
03|歷史
建築
文物
事件
開拓
人物
04|地理
島嶼
聚落
地名
環境
05|交通
海上交通
空中交通
陸上交通
06|衛生
醫療院所
疾病防治
07|產業
農業
漁業
畜牧
商業
08|生態
動物
植物
查詢
類:
地理
地名
交通地名
區:
馬公市
中央里
中央里地名
───
渡頭
複製連結
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馬公港
自古就是澎湖唯一的一個南北風都可以泊船的港澳,但是一直沒有完備的港埠設施。清領初期,只在
水仙宮
口設有簡陋的渡頭,到
光緒13年
(1887)
以後,因為
水仙宮
口的渡頭被城牆遮蔽,才把渡頭移到
小南門
外(今中正路底),同時在大南門外(今民族路底)增設了一個官商碼頭,此後「渡頭」一詞就成了大、
小南門
之間海岸一帶的代稱。
明治36年
(1903)
,開始在
媽宮城
外的南岸填海造陸;翌年,將第二棧橋以東的新生土地命名為「築地町」(民間常稱之為「築港」)。
昭和12年
(1937)
起,又開工修築
馬公港
,使3,000噸級的船隻可以自由進出。
民國38年
(1949)
起,政府陸續修復被盟軍炸毀的碼頭,到
民國44年
(1955)
才大體恢復
馬公港
的機能(許雪姬1990:62-64)。
民國80年
(1991)
,當年日本人築港的
玄武岩
岸壁被拆除後,則改以新建的12層「
港務大樓
」為新地標。
-
文字來源|
馬公市
各里小地名
知識建檔|2017-12-24。知識更新|2019-04-27
修正建議回報
完整閱讀
引用書籍
|
▲隱藏連結
馬公市各里人文鄉土叢書─第一輯中央里復興里新復里長安里
|
第46頁
查詢
最新知識
近日更新
綏及萬方匾
|
赤崁村
|
文物
鄉賢匾
|
瓦硐村
|
文物
懷遠將軍誥命文匾
|
瓦硐村
|
文物
懷遠將軍匾
|
瓦硐村
|
文物
張百萬故居
|
赤崁村
|
建築
萬邦咸寧匾
|
鎮海村
|
文物
代天巡狩匾
|
中屯村
|
文物
威靈丕振匾
|
中屯村
|
文物
處暑過準備賣什貨
|
諺語
大池角「人客公」墓塚
|
大池村
|
文物
格被神恩匾
|
小赤村
|
文物
鐵砧嶼
|
赤崁村
|
島嶼
威光海國匾
|
小赤村
|
文物
蜩鳴宮
|
小赤村
|
寺廟
海嶽威震匾
|
岐頭村
|
文物
靈昭顯應匾
|
岐頭村
|
文物
鳳儀宮
|
岐頭村
|
寺廟
協天大帝匾
|
港子村
|
文物
中屯郭姓
|
中屯村
|
族譜
英靈赫濯匾
|
港子村
|
文物
知識平台|資訊總數
7,220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