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祖師廟
針》、1936年《喚醒金鐘》、1953年《喚醒新鐘》、1955年《喚醒玉真》、1958年《喚醒樂善》4本、1961年《喚 ....
- 山寮
號。此油車日治時代創立,光復後民國四十二年(1953)歇業。當年每天做七百台斤的花生仁,每天從半夜做到天亮,售給澎湖居民。 ....
- 江君油車
思園及其東北方一帶,一直經營到民國42年(1953)才歇業。最盛時一天大約可以搾700台斤的花生仁,每天從半夜做到天亮。 ....
- 澎湖地方法院
首長官舍各兩棟(今司法新村);民國42年(1953)10月16日,於馬公鎮中華路南側、治平路口興建新院舍,翌年3月20日 ....
- 家畜疾病防治所
防治所前身是民國42年(1953)由台灣省政府農林廳、農復會補助創設的「澎湖縣家畜疾病診斷所」,當時的 ....
- 莊東
到中國大陸各地參觀一個月。
民國42年元月(1953)就任澎湖第2屆縣議員。2月轉入馬公建築信用合作社(今澎湖二信)任 ....
- 中山國小
才改到石泉國校的東文分班上課;民國42年(1953)3月石泉分校停辦,學童又回到石泉本校上課,後來經家長一再反應,才在民 ....
- 林東國與馬公市案山里53號林氏古厝
公案山里光華里》一書,林東國於民國42年(1953)開設之永安號,經營菸酒、什貨兼冰飲業;林東國也擔任二次戰後馬公鎮鎮民 ....
- 案山里
人口都在自然成長中持續增加,到民國42年增加為1,657人;民國46年起人口成長的幅度更大(每年幾乎都在70人以上),當 ....
- 石泉國小
及東文兩個分班分別改制為分校。民國42年(1953)興仁、烏崁兩個分班合併為興仁分校,3月東文分校奉令停辦;民國45年( ....
- 黃玉瑤
宮(1952年)、烏崁里靖海宮(1953年)、前寮里朱王廟(1958-1961年)、案山里北極殿(1963年)、西文里祖 ....
- 菜園漁塭
達50公分,無法排除而廢棄;到民國42年(1953)10月才改為試辦牡蠣養殖之用。民國46年(1957)4月鎮公所決定放 ....
- 呂伯達
鎮民代表及第五屆東衛里長。約於民國42年(1953)除在自宅(今東衛里121號)經營柑仔店之外,還在自宅對面(今東衛里1 ....
- 油車
回來搾油。根據縣政府的商業登記民國42年(1953)東衛里有兩間油車,兩家都在民國60年(1971)左右停業。其中一家是 ....
- 蔡嘉生
望安西吉池府廟、白沙吉貝觀音寺(1953年)、白沙鳥嶼福德宮(1953年)、望安將軍永安宮(1956年)、望安將軍將軍廟 ....
- 蔡攑
的二師兄林重喜,應邀參與靖海宮(1953年)工程,此後,便沒間斷過鑿花歲月。34歲時又和大師兄黃玉瑤等人去臺灣,和師傅黃 ....
- 懋靈殿重建落成碑記
獻瑞,外貌刻八仙駕鶴以呈祥,至民國四十二年癸丑落成,建醮酬神,同時增祀西衛金龍殿孚佑帝祖神位,復由蔡西提議為崇敬農民之祖, ....
- 靖海宮
04:122─123)。戰後在民國42年(1953)第三次重修,民國77年(1988)又將廟基墊高擴建,到民國81年(1 ....
- 靖海宮重建碑記
子即為文衡聖帝本宮主神之稱。至民國四十二年(西元一九五三年)為第三次重建。並於民國六十五年(西元一九七六年)本宮文衡聖帝請 ....
- 鎖港里
魚灶)也大多集中在海腳附近;到民國42年(1953)修建鎖港漁港之後沙灘才逐漸消失。
民國65年(1976)縣政府正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