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ghu.info|澎湖知識服務平台

廣丙號遭難記念碑

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同義詞彙|廣丙鑑遭難記念碑
-
馬公港順承門外高地。明治廿八年十二月廿一日,我軍(譯註:日本軍)軍艦廣丙號為了追擊逃往八罩島的敵兵,抵達倉島時,突然颳風大作,因此軍艦擱淺於暗礁。為了紀念該艦將士卅八名殉難而立碑。
-
文字引用|《澎湖事情》
-
廣丙艦乃清光緒年間由福州馬尾造船廠所建造,隸屬於大清廣東水師旗下的巡洋艦。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之後,廣丙艦被日軍擒獲並納入日本海軍艦隊。1895年,當廣丙艦航行於距離八罩島將軍澳1.4海哩處時,撞上海圖未註明的暗礁而沉沒。總計160人當中,獲救者123人,失蹤者37人。救援過程中,望安士紳許占魁協助動員船隻人力將日人救上陸地並提供糧食。1896年7月15日廣丙艦遭難紀念碑紀念碑落成,並舉行祭典紀念死難官兵。近年來台灣水下考古團隊於2010年7月進行水下探勘,發現廣丙艦之遺址位置。陸續於2010年9月7日、8日、9日及10月24日等時間進行水下察探工作,發現許多廣丙艦之遺物。除了將部分遺物打撈上岸外,也將遺址區域進行設定記錄,繼續水下考古工作,目前出水遺物目前共117件。廣丙艦不僅在軍事、海難的歷史研究上有其特殊意義,抑是水下考古的一個重要指標,也成為澎湖地名之一。
-
作者|許玉河老師
知識建檔|2025-06-16。知識更新|2025-06-18
修正建議回報


▲隱藏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