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區托兒所
民國42年(1953),馬公地區開始有托兒所,然而性質都只是季節性的農忙托兒所,並非常設機 ....
- 民防指揮部
會等合併交由自衛總隊負責指揮。民國42年(1953)元月,再將縣反共保民動員委員會、縣防護分會、縣軍民合作站、縣民眾反共 ....
- 天一食品
的天一食品位於文光路85號,是民國42年(1953)大陸來的黃椿森用400元退休金,利用現在紅木埕的中華路郵局(習稱小郵 ....
- 金龍殿
」活動自起也陸續於福善堂開辦,1953年福善堂新設龜吉部,由吳克文招集33人募得36股,購置片龜50對、雞蛋糕10斤半、 ....
- 凌霄寶塔
凌宵寶塔於民國41年倒塌,民國42年由威靈殿三個甲頭,為求凌宵寶塔之重建高度與重建之福德宮屋頂齊高,而將塔拆除,交給 ....
- 謝自南
等分任意角度的問題並提出論文。民國42年(1953)始習南管,師閩南耆宿黃朝枝,進步神速,南管傳統樂器無所不精,有感南管 ....
- 澎湖縣消防局
庫(平房)及示警鐘樓;戰後,在民國42年(1953)2月,警察局成立消防警察隊時,也延用日治時期的消防隊廳舍及設施。民國 ....
- 吳克文
營處,出任澎湖處總務股長之職。民國42年(1953)3月發生「海盛輪」觸礁事件及4月「聯盛輪」觸礁擱淺事件,聯營處被迫解 ....
- 糧食局倉庫
縣政府辦理的公教食米供應業務。民國42年(1953)4月1日,改稱「台灣省糧食局高雄事務所澎湖分所」,負責供應公教糧、專 ....
- 朝陽里
將近一倍(有2,008人)。到民國42年(1953)子弟學校撤銷,大部份的流亡學生遷到彰化員林村的「實驗中學」上課之後, ....
- 澎湖縣立圖書館
圖書館」,設於馬公樹德路。
民國42年(1953)6月因館地偏僻不便,遷至治平路,民國67年(1978)6月於馬公市中 ....
- 澎湖防衛司令部子弟學校
並融入澎湖當池百娃的生活當中;民國42年(1953)2月奉命撮校,把學生遷到彰化員林的「國立實驗中學」(陳芸娟2001( ....
- 少年法庭及輔導教室
48號徵購土地0.258甲,在民國42年(1953)10月16日動工興建,到翌年3月20日落成啟用(李紹章1960:16 ....
- 祖師廟
針》、1936年《喚醒金鐘》、1953年《喚醒新鐘》、1955年《喚醒玉真》、1958年《喚醒樂善》4本、1961年《喚 ....
- 山寮
號。此油車日治時代創立,光復後民國四十二年(1953)歇業。當年每天做七百台斤的花生仁,每天從半夜做到天亮,售給澎湖居民。 ....
- 家畜疾病防治所
防治所前身是民國42年(1953)由台灣省政府農林廳、農復會補助創設的「澎湖縣家畜疾病診斷所」,當時的 ....
- 江君油車
思園及其東北方一帶,一直經營到民國42年(1953)才歇業。最盛時一天大約可以搾700台斤的花生仁,每天從半夜做到天亮。 ....
- 澎湖地方法院
首長官舍各兩棟(今司法新村);民國42年(1953)10月16日,於馬公鎮中華路南側、治平路口興建新院舍,翌年3月20日 ....
- 莊東
到中國大陸各地參觀一個月。
民國42年元月(1953)就任澎湖第2屆縣議員。2月轉入馬公建築信用合作社(今澎湖二信)任 ....
- 中山國小
才改到石泉國校的東文分班上課;民國42年(1953)3月石泉分校停辦,學童又回到石泉本校上課,後來經家長一再反應,才在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