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站首頁
關於平台
知識搜索
澎湖文獻資料庫
聯絡我們
馬公市|880
西嶼鄉|881
望安鄉|882
七美鄉|883
白沙鄉|884
湖西鄉|885
史前時代
宋朝
元朝
明朝
荷治時期
鄭氏時期
清領時期
日治時期
01|文化
工藝
習俗
飲食
藝文
故事
族譜
諺語
教育
褒歌
02|宗教
寺廟
祭祀
法師乩童
厭勝物
03|歷史
建築
文物
事件
開拓
人物
04|地理
島嶼
聚落
地名
環境
05|交通
海上交通
空中交通
陸上交通
06|衛生
醫療院所
疾病防治
07|產業
農業
漁業
畜牧
08|商業
商店
09|生態
動物
植物
查詢
歷史
建築
政府建築
歷史
建築
警務建築
馬公市
中興里
中興里建築
───
澎湖縣警察局
馬公市
中興里
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澎湖縣警察局位於治平路36號,坐北朝南,東邊是縣政府、西邊是
澎水職校
、北邊是
警光會館
、南邊是
稅捐處
。原址在
日治時期
是澎湖廳的衛生試驗所,
民國36年
(1947)
澎湖縣警察局成立後,移撥給警察局使用。後來因為治安工作日益繁重,警察局的編制員額擴增,原有廳舍不敷使用,以致部分單位必須散到別處辦公。
民國64年
(1975)
,縣政府在原址新建警察局辦公大樓;
民國67年
(1978)
又續增建後棟單身宿舍、柔道場、孔式靶場。30
民國71年
(1982)
增建北面的保安大樓(三層),
民國72年
(1983)
增建刑事辦公廳舍、大禮堂(三層),
民國80年
(1991)
又在左前方增建兩層的安檢大樓(洪文源、葉茂生2005:439-440)。
-
歷年來澎湖縣警察局的業務曾有多次的變革,
民國38年
(1949)
5月成立刑事警察隊,
民國39年
(1950)
增設保安課,
民國42年
(1953)
成立消防警察隊,
民國58年
(1969)
7月奉令試辦戶警合一,成立戶籍課,同時把鄉鎮公所的戶籍課撤銷改設戶政事務所,受警察局指揮監督。
民國62年
(1973)
7月正式將戶政業務劃歸警察局主管,到
民國81年
(1992)
7月戶警再分立之後,又改在縣政府民政局下設置戶政課(警察局仍設戶口課),戶政事務所也改隸縣政府。
-
民國76年
(1987)
以後,又相繼增加交通警察隊、勤務指揮中心、安檢中心、訓練課、救難隊(
1997年
成立)等編制。
民國88年
(1999)
4月1日,實施警消分立政策,消防警察隊獨立為消防局;
民國89年
(2000)
2月16日,安檢業務又移撥給海岸巡防署接管,原有的安檢警力回歸述方治安工作(上引書:79-82);目前轄下設有
馬公
、
白沙
、
望安
3個分局和
啟明
等28個分駐所、派出所及駐在所。警察電訊所的前身稱為「警察電訊管理所」,成立於
民國35年
(1946)
1月l日,是接收
日治時代
的臺灣總督府警察局通訊課改制成立的,址設在民族路(今
警光會館
北側)。
民國47年
(1958)
改名為「台灣省警務處警察電訊所」,並在澎湖設立分所;
民國67年
(1978)
遷址到今治平路17-2號現址,
民國88年
(1999)
7月1日改隸內政部警政署。
-
資訊引用|
馬公市
各里人文鄉土叢書(第3輯|
2006年
)
知識錯誤回報
完整閱讀
查詢
最新知識
近日更新
鼎灣衛生室
|
鼎灣村
|
醫療院所
潭邊漁港
|
潭邊村
|
建築
中屯漁港
|
中屯村
|
建築
張希文
|
赤崁村
|
人物
金泉泰造船廠
|
竹灣村
|
建築
共合造船廠
|
竹灣村
|
建築
竹灣養殖漁業
|
竹灣村
|
漁業
浮塭燈塔
|
風櫃里
|
建築
福德廟
|
大池村
|
寺廟
日式店屋
|
中央里
|
建築
魯國大夫廟
|
外垵村
|
寺廟
溫王宮
|
外垵村
|
寺廟
青灣
|
嵵裡里
|
地名
長岸
|
後寮村
|
地名
井垵嵵裡養殖漁業
|
嵵裡里
|
漁業
潭邊漁港
|
潭邊村
|
建築
講美村
|
講美村
|
聚落
小白沙嶼
|
鳥嶼村
|
島嶼
北極殿
|
沙港村
|
寺廟
過船仔溝
|
吉貝村
|
島嶼
知識平台|影像總數
52,707
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