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將連結複製到剪貼簿
已將連結複製到剪貼簿
✕
連頁
上一頁
下一頁
出版日期|
掃描頁面|
操作提醒|
點按圖片,跳至下一頁
引用來源|
關閉|Close
網站首頁
關於平台
知識搜索
澎湖文獻資料庫
聯絡我們
馬公市|880
西嶼鄉|881
望安鄉|882
七美鄉|883
白沙鄉|884
湖西鄉|885
史前時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荷治時期
明鄭時期
清領時期
日治時期
01|文化
技藝
習俗
飲食
藝文
故事
族譜
諺語
教育
褒歌
02|宗教
寺廟
祭祀
法師乩童
厭勝物
03|歷史
建築
文物
事件
開拓
人物
04|地理
島礁
聚落
地名
環境
05|交通
海運
空運
陸運
06|衛生
醫療院所
公衛醫療
環境衛生
07|產業
農業
漁業
畜牧
製造業
工業
商業
08|治理
選務
戶政
行政
財稅
民生
軍事
遊憩
社福
司法
09|生態
動物
植物
查詢
知識分類|
類:
產業
製造業
製油業
區:
馬公市
東衛里
製造業
區:
馬公市
安宅里
製造業
───
油車
複製連結
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油車就是製造
花生
油和
花生
粕(俗稱「豆」)的搾油廠,
東衛
、
安宅
兩里的居民早年多以務農維生,耕地又多相對的遼闊,
花生
的收穫量比較大,因此都設有油車來「做油」(生產
花生
油)。每年農曆的9月到11月之間,油車就會和農戶約定日期,派人駕
牛車
到各家戶去收購曬乾的
花生
,運回來搾油。根據縣政府的商業登記
民國42年
(1953)
東衛里
有兩間油車,兩家都在
民國60年
(1971)
左右停業。其中一家是呂其明的「東源發製油工廠」(
東衛里
129號),後來也生產過黃豆油;另一家是
呂伯達
的「東恒成製油工廠」(
東衛里
115-1號),東恒成可以說是當年
東衛
最負盛名的油車,農戶糶出
花生
之後,即日內就可以收到價款,也可以留下一些尾款,以便隨時到油車拿
花生
油回家使用,或者拿已剝殼的
花生
仁到油車換取
花生
油。32
安宅里
也有一家油車,位在
安宅里
17-2號西側(鴨母寮以南),業者是謝丁來,但是並沒有出現在
民國42年
的商戶清冊中,可能當時就已經停止生產了。
-
文字引用|
馬公市
各里人文鄉土叢書(第八輯
東衛里
安宅里
)
知識建檔|2025-05-10
修正建議回報
完整閱讀
引用書籍
|
▲隱藏連結
馬公市各里人文鄉土叢書─第八輯東衛里安宅里
|
第91頁
延伸知識|
▲隱藏連結
油車
|
安宅里
|
製油業
查詢
最新知識
近日更新
東衛橋
|
東衛里
|
橋樑
周王廟前的石頭母
|
安宅里
|
泛靈信仰
周王廟重建落成碑記
|
戒嚴期
|
安宅里
|
石碑
油車
|
東衛里
|
製油業
東衛豬灶
|
東衛里
|
畜牧設施
東衛灰窯
|
東衛里
|
傳統產業
東衛天后宮之源起及重建碑記
|
戒嚴期
|
東衛里
|
石碑
鴨母窟的龍捲風
|
安宅里
|
災害
海洋資源館
|
解嚴後
|
陽明里
|
文化設施
澎湖化石館
|
解嚴後
|
陽明里
|
文化設施
油車
|
東衛里
|
製油業
油車
|
安宅里
|
製油業
東衛豬灶
|
東衛里
|
畜牧設施
東衛灰窯
|
東衛里
|
傳統產業
周王廟
|
安宅里
|
王爺廟
威靈宮
|
明代
|
後寮村
|
保生大帝廟
武聖廟
|
康熙
|
朝陽里
|
關帝廟
紅毛城址與武聖殿簡介碑釋疑
|
戒嚴期
|
朝陽里
|
石碑
武聖廟大鐘
|
乾隆
|
朝陽里
|
廟鐘
武聖廟圓口三足石香爐
|
乾隆
|
朝陽里
|
爐類文物
平台知識總數
7,506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