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ghu.info|澎湖知識服務平台

堆肥

閱讀時間 ── 約 7 分鐘

(一)、肥料的演進
-
澎湖群島的上壤,一般地力貧瘠,肥沃度中庸,農民常利用海沙和灰糞,以及貝殼或珊瑚碎屑為肥料,經過耕作的土壤表層每多含有灰白色的礫粒。
-
早期的農民都利用廚餘及牲畜的尿糞等來自製堆肥,以滋養園裡的番薯高粱等雜糧旱作;或收集自宅糞池裡的水肥,來澆灌菜宅裡的蔬果和番薯栽母。
-
1960年代,引進了化學肥料,但是起初農民還懷疑它的效果,不能接受這種新的「粒子肥」,在1969年以前,每年配銷的化學肥料只在20~40公噸之間,與當時6000餘公頃的耕地相較,簡直不成比例。嗣後經過省糧食局與縣農會的大力推廣,舉辦施肥講習觀摩、設置示範農田等多方的宣導鼓勵,農民才慢慢認識化學肥料,使用量急速增加。1974年的配銷數量就高達790公噸,幾為1969年以前的20~40倍,1969年起更實施「肥料到家」服務,由農會派員配送肥料到各村里、各農戶,這項便民的「宅配送」,很受農民的歡迎。直到近年來因為農業勞力衰退,耕地日漸荒廢,肥料配銷數量才逐漸下降,不過在1987年時也還有551公噸。
-
1990年代,由於化學肥料過度使用,耕地土壤漸漸酸化,農業改良場又回頭提倡有機肥,鼓勵農民在冬季休耕期間種植油菜,以便來年翻土做為綠肥。可是冬天園裡風大,連油菜也種不活,而避風的菜宅則要留著種蔬菜,不能種油菜來養肥,所以綠肥的推廣一直未見成效。
-
(二)、堆肥的製作
-
早期的傳統民居旁邊,所附屬的廁所、豬圈、牛稠、肥窟(尿糞坑)、棧間,都是和堆肥的製作有密切關係的農家附屬建築。
-
堆肥建築多以肥窟為中心,通常豬圈、牛稠就建在旁邊,豬圈、牛稠的地上都舖有海沙,以方便收集豬、牛的糞尿(牛糞先做燃料,燒成灰燼後才入肥)。除了豬、牛的糞尿之外,大灶燒柴後的灰燼、家庭的廚餘、腐枝敗葉、及其他人跟牲畜都不能吃的東西,也通通丟到肥窟裡。沒有養豬的人家,就要到海邊撈海菜來放在肥窟裡,然後一層一層蓋上海沙、倒點海水讓它發酵,家裡有養雞的則會讓雞到肥窟去啄土,來幫助堆肥的發酵。
-
堆肥發酵到年尾(農曆十一、十二月)就要出肥,這時全家大小出動,有牛車用牛車,沒有牛車就用畚箕一擔一擔的挑,把肥料撒在園裡,或堆成幾個小丘,上面覆蓋一些砂土(以免被風吹走),到接近春天的時候,才配合春雨將肥料灑在土裡,展開一年的耕種。
-
廁所裡的水肥(人的糞尿),則收集在糞池中,隨時舀出來澆菜。以前的蹲式廁所的水肥濃稠,一桶的水肥還要加兩桶清水稀釋,才不會把蔬菜「鹹」死。現在用馬桶的水肥就比較清淡了,據大城北現年七十一歲的農民洪客鐘表示,大便也沖水,小便也沖水,現在的水肥一點都不肥,整桶倒下去,菜也不會死也長不大,他現在都改用「粒子肥」了。
-
以前中屯村種植大量的瓜果,水肥用量很大,農民就在瓜田的通道旁邊建「肥礐」,然後向馬公鎮公所買水肥來積存,水肥車一次大約倒三噸的水肥讓瓜農慢慢用,現在則多已改用複合肥料,肥礐幾乎都廢棄不用了。
-
堆肥的製作可以看出農村的資源「充分利用,絕不浪費」的節儉美德。食物先經過人類享用,人吃剩下的(餿水)再給豬吃,連豬都不吃的(廚餘、灰燼),加上最終的排泄物就做成堆肥,再拿來滋養作物,轉化為食物,循環不已。在這個循環中,人類是第一級的消費者,而豬是最重要的轉化媒介,它能將人類不吃的廢物變成有用的產品(豬肉供食用,糞尿做肥料),所以早期的農民幾乎家家戶戶都會養豬
-
(三)、堆肥建築及設施
-
東衛里61號呂宅,就有一個典型的堆肥建築,包括肥窟、豬圈、牛稠、廁所、棧間、柴囷(khun5)等。
-
兩個肥窟與豬圈相通,可以收集豬隻糞尿;牛稠另有一大門,讓人進去撿牛糞做「牛糞餅」;糞池和肥窟的門開在道路邊,方便牛車出肥。肥窟旁邊的空地上,鋪著一層硓砧石,上面堆放高粱桿稛和花生藤、番薯藤(稱為柴囷),避免潮溼。高粱桿、番薯藤當柴薪煮飯,花生藤冬天餵牛。豬圈和棧間做成平頂的磚坪,是曬花生番薯簽等農穫的空間。主要的建材是硓砧石和紅磚,功能非常完整。
-
除了民間自建的堆肥建築外,政府為了振興農業,也曾經興建過一些相關的建築,來協助農民收集肥料
-
日治時期,在現在的肉品市場後面就建有一個大肥礐,來集中當時馬公街的水肥,農民如果自宅的水肥不夠用,就會自己趕牛車去買水肥。光復之後,有一陣子農民要自己到馬公民宅去收集水肥,然後付錢給馬公鎮公所
-
1950年以後,馬公鎮公所也在東衛(現在的東衛水庫北邊路旁)蓋了一個大肥礐來儲存及供應水肥(1973年因為沼氣而爆炸),「大礐」的台語與「大學」諧音,馬公人都笑稱「東衛大礐」是澎湖唯一的「大學」。現在的市公所清潔隊還是會到各軍營抽水肥,繼續提供農民「水肥到家」的服務,再依路程的遠近決定收費多寡,西衛重光里一車150元,湖西村尖山村要450元
-
在堆肥方面,糧食局有鑑於農民自建的肥窟太簡陋,堆肥的品質不穩定,也會影響環境觀瞻,從1967年起補助農戶新建堆肥舍,每棟補助11包水泥,共興建138棟,後來因故停辦,1975年恢復辦理後,改為每棟補助現金3,500元,到1979年共補助384棟,1980年起又因為經費短缺而停辦迄今。糧食局為了推廣化學肥料,也從1973年起全額補助各鄉市農會興建肥料倉庫,來保持安全庫存,方便農民就近提領肥料(省糧食局澎湖分處,1988)。
-
馬公鎮公所也在1978年東衛海邊興建「馬公鎮垃圾堆肥處理場」,設置篩檢機和發酵槽,將收運的垃圾集中粉碎做成堆肥,然後以一車600元賣給農改場使用,喜歡用堆肥的農民也會自己去買來用。一直到1986年,處理場的所有設備被韋恩颱風摧毀之後才停製堆肥,處理場現在已由環保局改建為廢輪胎存置場,僅存的水泥招牌也因為旁邊要蓋石雕公園而在2002年10月拆除了。
-
文字來源|澎湖的傳統產業建築
修正建議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