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網站首頁
02|關於平台
03|知識搜索
04|澎湖文獻資料庫
05|聯絡我們
880|馬公市
881|西嶼鄉
882|望安鄉
883|七美鄉
884|白沙鄉
885|湖西鄉
史前時代
宋朝
元朝
明朝
荷治時期
鄭氏時期
清領時期
日治時期
01|文化
工藝
習俗
飲食
藝文
故事
族譜
諺語
教育
褒歌
02|宗教
寺廟
祭祀
法師乩童
厭勝物
03|歷史
建築
文物
事件
開拓
人物
04|地理
島嶼
聚落
地名
環境
05|交通
海上交通
空中交通
陸上交通
06|衛生
醫療院所
疾病防治
07|產業
農業
漁業
畜牧
08|商業
商店
查詢
改易地名鄙視在地文化|
影像來源:許玉河老師。
地理
地名
地名概論
───
改易地名鄙視在地文化
澎湖縣
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二次戰後,
民國38年
(1949)
白沙鄉
港尾
村改名為
講美
,澎湖諸多傳統地名被更改為新地名也應在此時前後。
西嶼鄉
緝馬灣
成為
赤馬
,
小池角
則分為
池東村
池西村
兩村。
白沙鄉
部分
大赤崁
改為
赤崁
,
小赤崁
易名為
小赤
。
湖西鄉
港子尾
成為許家,
白猿坑
定名為
白坑
,
港底
易名
成功村
,
紅羅罩
定為
紅羅
。
西寮
中寮
合併為
中西村
,
沙港
、
土地公前
、
水窟
合併為
沙港村
,但基本上並未易名。
馬公鎮
方面的變異最大,
金龜頭
被更名為
金龍頭
,
後窟潭
成為
重光
,
火燒坪
改為光明,舊
媽宮
三甲也消失在地圖的標註上,劃分為數個里;
雙頭掛
改為
興仁
,
豬母水
成為
山水
。
望安鄉
基本上無變動,
大嶼鄉
則由澎湖縣長劉燕夫以
七美人塚
故事報請臺灣省政府易名為
七美
。
-
中華民國政府更改臺澎各地地名基於兩個原則,一為將三個字以上的地名全部改為兩字,以符合統治上的一致性;另一個理由為地名不雅。所謂不雅,除了官方的認知加以貶斥之外,普遍認為澎湖人受日本奴化教育,除了禁日語,禁帶日帽,全力消除含有明治、大正、昭和年號的文物,在當時正權貶低臺澎文化之下,連澎湖人也產生自我否定。
-
例如,
民國47年
(1958)
5月,為糾正不雅地名縣府奉准批示將
馬公鎮
豬母水
改名為珠江,並在16日的鄉鎮長會議中宣佈,會中亦討論不雅地名「
火燒坪
」與「
宅腳嶼
」,然未做定奪。「
宅腳嶼
」舊名
安宅
,早於
民國40年
,《
建國日報
》已經使用「
安宅
」二字稱呼昔日的「
宅腳嶼
」。
豬母水
,早於
1885年
清法戰爭
澎湖之役,軍機大臣左宗棠的奏摺已將
豬母水
改為
珠母水
:「十四日法兩艦駛進
珠母水
,復用舢板裝兵七八百人意圖上岸,復經陳得勝、關鎮岳分道攻剿,梁岳英復派幫帶
劉璨瑩
馳由上路夾擊,自辰至午法逆陣亡百餘名,敗回原船。我軍退至海岸,被法艦轟斃六名,帶傷二十餘名。此十三十四兩晝夜
媽宮
蔚裡(
時裡
)
珠母水
等處獲勝之實在情形也。」這段欺上瞞下不打草稿的奏章,法軍實際不過5死12傷,反而傷亡慘重的事清軍陣亡三百至四百人。然而,由此已可窺知
豬母水
被認為不雅,不堪為君王所視而被更易。
-
民國49年
(1960)
,
火燒坪
的居民再度要求將
火燒坪
三字重門牌上去除,以消除不雅與心中的不安。慶幸的事,許多舊地名仍保存在門牌上並未消除。究竟不雅與不安是統治階層的意志為地方居民揣測而呼應當時的政權,或是居民真作如是觀已難以釐清。地名本身即是反映文化、歷史、產業乃至於地理環境,是自然與人文交互作用下的表徵,何來不雅?
-
作者|許玉河老師
知識錯誤回報
完整閱讀
改易地名鄙視在地文化|
影像來源:許玉河老師。
查詢
最新知識
近日更新
澎湖各村里繞境鎮符列表
|
法師乩童
劉府將軍廟
|
復興里
|
寺廟
溝仔
|
許家村
|
地名
田溝
|
許家村
|
地名
河仔溝
|
許家村
|
地名
重華堂:小池角陳姓宗祠
|
池東村
|
建築
銀同誥封定國將軍劉文珍墓碑
|
光榮里
|
文物
昭和18年(1943)大改葬
|
故事
東遊紀略:沙港鄉陳桂屏的詩文
|
沙港村
|
人物
化雨春風:陳鑑堂略傳
|
沙港村
|
人物
通梁村
|
通梁村
|
聚落
保安宮
|
通梁村
|
寺廟
魑魅魍魎碑
|
後寮村
|
厭勝物
後寮村
|
後寮村
|
聚落
城前村
|
城前村
|
聚落
瓦硐村
|
瓦硐村
|
聚落
火燒坪蔡姓
|
光明里
|
族譜
湖東村
|
湖東村
|
聚落
湖西村
|
湖西村
|
聚落
東衛里
|
東衛里
|
聚落
知識平台|資訊總數
6,969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