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ghu.info|澎湖知識服務平台

珠瓔寶珞:劉璨瑩

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觀音亭拜亭入口處兩側有木製楹聯一對,全件表面施紅漆,字皆陰刻行書填彩。上聯:「寶塔耀雲端萬朵祥光震旦曇花隨法現」,下聯:「慈航橫海表幾聲梵響乾陀魚鼓逐潮來」,上下聯中字兩側皆有小字註記,全文為:「乙酉花朝,法夷犯順,余率師扼溝力禦,宵深忽見廟畔霰光照耀,若內典所傳珠瓔寶珞者,用是於砲彈煙雨之中,血戰兩晝夜,倖免傷痍,書於榜楹以誌神貺。東官劉璨瑩。」
-
光緒11年(1885),3月29日法國將領孤拔率領遠東艦隊砲轟澎湖廳、媽宮澳金龜頭蛇頭山、四角仔嶼等砲臺,並派遣兵團登陸嵵裡佔據紗帽山,隔日再由鐵線尾附近雙港仔登陸夾擊清軍。儘先副將陳得勝、澎湖水師協副將周善初、候補同知關鎮岳等接連兵敗,法軍順利攻佔媽宮港,3月31日控制澎湖本島。此戰役中,劉璨瑩為德義後營幫帶。<清宮洋務始末臺灣史料>記載:「二月十二日法五船進泊烏嵌洋面,當飭各營嚴備。十三日黎明,兩艦由西嶼直攻媽宮,一艦中炮退去,續添三艦攻新城砲臺,營官梁景夫力禦兩時許,臺漸轟壞,法放舢板圖佔新城及金龜頭,周善初督率德義後營,管帶梁岳英紮砲臺後之深溝,壓岸抵禦,舢舨駛回敵後,以三艦攻回角山蛇山,四艦攻金龜頭外之露夫園,砲臺基受敵亦被擊塌。周善初復調德義中營管帶關鎮岳、綏靖前營管帶馮楚燊、綏靖副中營管帶陳得勝分扼校場、烏嵌山與觀音亭等處,鄭膺杰仍督水軍協同德義後營幫帶劉燦營,由紅毛城抄擊,相持竟日互有傷亡。」又,「……十四日法兩艦駛進珠母水,復用舢板裝兵七八百人意圖上岸,復經陳得勝、關鎮岳分道攻剿,梁岳英復派幫帶劉燦瑩馳由上路夾擊,自辰至午法逆陣亡百餘名,敗回原船。我軍退至海岸,被法艦轟斃六名,帶傷二十餘名。此十三十四兩晝夜媽宮嵵裡珠母水等處獲勝之實在情形也。」劉燦瑩在此戰役中固守紅毛城,與鄭膺杰協同作戰,歷經3月29日至30日之戰鬥,媽宮淪陷,此即其所謂之「血戰兩晝夜」。實際的三天戰況,法軍統計總共才5死12傷,並未如清方所說的陣亡百餘人,反而是清軍戰死達三百至四百人之多。清法戰爭後,觀音亭重修,劉燦瑩獻此楹聯於觀音亭,酬謝神恩。
-
其次,劉燦瑩所謂珠瓔寶珞者:瓔珞有美玉之意,是古代印度貴族配戴於頭、頸、胸,或手、腳等部位的珠玉飾物。菩薩戴瓔珞源於犍陀羅的菩薩造像,通常是貴族裝束,即以釋迦牟尼佛未出家前的太子形象為基礎開展而出。劉燦瑩能在殘酷的戰爭中全身而退,私以為觀音菩薩「霰光照耀、珠瓔寶珞」神蹟之庇佑。
-
第三,劉燦瑩署名「東官」,從《陳第年譜》中東官均做地名,其中一條括號說明東官即為惠州。《陳第年譜》「寂寞逢君日,東官(惠州)數月遊,上書追賈誼,奇策似留侯,江海孤帆夜,風霜滿目秋,封康應不往,懸榻待南州。」職是之故,「東官」是地名而非官名,東官即為今之惠州。故而劉燦瑩乃廣東省惠州人士。
-
作者|許玉河老師
知識建檔|2020-02-20
修正建議回報


▲隱藏連結▲隱藏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