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菜園漁塭
10月才改為試辦牡蠣養殖之用。民國46年(1957)4月鎮公所決定放租菜園漁塭,結果有中央里吳復、興仁里洪主成2名登記投 ....
- 東衛里
用這一帶的山坡拖來訓練跳傘。到民國46年(1957)左右才被規劃為「馬公第六公墓」,之後還興建了一座納骨塔。而澎22號鄉 ....
- 烏崁興仁畜牧業
,只養一年多就放棄。蔡庚辛則從民國46年(1957)開始試養一對台灣梅花鹿(在住家附近),結果也因為收成不好而在兩年後棄 ....
- 鐵線里
。之後鐵線里的人口又逐年成長,民國46年有414人,51年有515人,58年有609人,而在民國62年寫下632人的最高 ....
- 鎖港漁港
堤388公尺及碼頭240公尺。民國46年(1957)又由縣政府負擔60%的經費,里民集資40%配合,完成碼頭兼防波堤18 ....
- 惠民醫院澎南門診部
42年(1953)的瑪琍診所,民國46年(1957)擴編改名為惠民醫院。民國八○年代以後由於全民健康保險的影響,院內醫師 ....
- 山水國小
滿了軍車,並且有傳聞說軍方要在民國46年(1957)開始擴建五德機場,機場的跑道計畫要經五德國校延伸到鐵線里西側。而且該 ....
- 邵久
雄管理處澎湖分處秘書。觀音亭於民國46年(1957)發起改建,邵久為改建委員之一。並與曾石柳、胡長在、洪住、薛庚寅、蘇有 ....
- 馬公市第十一公墓
,面積約0.6079公頃。
民國46年(1957)12月縣政府又決定在各鄉鎮分別設立公墓示範區,馬公鎮就以重光里的第一 ....
- 嵵裡漁港
落南側的沙灘,俗稱為「前港」。民國46年(1957)台灣省政府農林廳漁業局改在聚落北側的紗帽山下修建一個小漁港(居民稱為 ....
- 桶盤國小
年(1955)升格為桶盤分校,民國46年(1957),再奉准獨立為「澎湖縣馬公鎮桶盤國民學校」。初設校時,編制6班,學生 ....
- 虎井國小
分班成立不久又升格為分校,並於民國46年(1957)獨立為桶盤國民學校。虎井國小一直到民國42學年度,才有女生11人入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