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鳳鳴廣播電台轉播站
舉在上海創立的「鳳鳴播音社」,民國26年(1937)「七七事變」爆發後,袁氏將播音社遷到英租界內的煤業大樓繼續發音,改名 ....
- 上帝廟
轉變為上帝廟,應在此20年間。昭和12年(1937),南瀛佛教會所做的澎湖寺廟調查,豬母水上帝廟仍名為上帝廟。
大正9 ....
- 山水鸞堂的歷史
後,隨著中日情勢的緊張,尤其是1937年中日戰爭全面爆發,日本深恐台灣人民與中國人的歷史淵源與民族情感影響中日戰爭,乃積 ....
- 威靈宮
1坪。威靈宮曾在大正年間重修,昭和12年(1937),南瀛佛教會出版之<澎湖寺廟調查>登載,威靈宮位於雞母塢53番地,利 ....
- 五德東碼頭
在内海運輸地位上的重要性。
昭和12年(1937年),有民營的「共同丸」機動汽船行駛馬公到雞母塢之間,每天往返二船次, ....
- 交通船待合所
此要到馬公的居民大多利用船筏。昭和12年(1937)以後開始有由官方補助燃料費的民營機動船,經營風櫃到馬公之間的定期航班 ....
- 風櫃漁港安檢所
櫃最早的漁港安全檢查單位創設於昭和12年(1937),位在目前的東漁港安檢所北邊的「待合所」。戰後待合所倒塌,由里民高千 ....
- 福海宮
皇。復增祀李王羅王,香火日盛,民國廿六年丁丑安宮一次。
迨至民國四十八年己亥,時因棟桷將頹,丹青剝落,乃第三次重修,是 ....
- 虎井漁港
後兩個位在「海者下」)。大約在昭和12年(1937)日本人為了修築虎井東山到西山的軍路,才挖採「東鼻仔尾」和「寮仔口」之 ....
- 虎井嶼
不佳,並沒有人願意搬過去居住。昭和12年(1937)要開闢東山通到西山的軍路(稱為虎井嶼道)之前,又動員居民在「垵仔」修 ....
- 虎井里
馬公水上警察官史派出所管轄,到昭和12年(1937)才和桶盤一起改為虎井警察官吏派出所的管區。戰後初期先和桶盤合併為「虎 ....
- 虎井派出所
6)又改歸馬公水上派出所管轄。昭和12年(1937)才在今虎井國小東側(虎井里3-1號南邊)設立警察官吏派出所,管區包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