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將連結複製到剪貼簿
已將連結複製到剪貼簿
✕
連頁
上一頁
下一頁
出版日期|
掃描頁面|
操作提醒|
點按圖片,跳至下一頁
引用來源|
關閉|Close
網站首頁
關於平台
知識搜索
澎湖文獻資料庫
聯絡我們
馬公市|880
西嶼鄉|881
望安鄉|882
七美鄉|883
白沙鄉|884
湖西鄉|885
史前時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荷治時期
明鄭時期
清領時期
日治時期
01|文化
技藝
習俗
飲食
藝文
故事
族譜
諺語
教育
褒歌
02|宗教
寺廟
信仰
祭祀
法師乩童
厭勝物
03|歷史
建築
文物
事件
開拓
人物
04|地理
島礁
聚落
地名
環境
05|交通
海運
空運
陸運
06|產業
農業
漁業
畜牧
製造業
工業
商業
林業
07|治理
選務
戶政
行政
財稅
民生
軍事
遊憩
社福
司法
衛生
08|生態
動物
植物
查詢
知識分類|
類:
交通
海運
海運發展
區:
馬公市
桶盤里
海運
區:
馬公市
虎井里
海運
───
公共記憶:離島對外交通
複製連結
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早期
虎井
、
桶盤
居民往返
媽宮
,都以自家的搖櫓漁船為交通工具。由於兩地之間的距離與潮水的變化,單次航程至少要2到3小時,風浪比較大或潮汐流向轉換時還要花更多的時間。因此在日治中期以前居民每年前往
媽宮
的次數並不多,如果需要前往
馬公
也大多集中在夏季,避開冬季強大的暴風之苦。每年農曆7月或8月,各家各戶就要購置大量的
蕃薯
籤來儲糧過冬;否則一旦冬季來臨,就可能有斷糧之虞。冬天風浪太大,船隻無法繞過
風櫃
半島進入
媽宮港
時,還得先在
風櫃尾
南面靠岸,合力將船扛到
風櫃尾
北岸,再將漁船放下水,繼續未完的航程。因此除非是有重大事故,否則多要等待無風的日子才上
媽宮
。
-
明治42年
(1909)
之後
媽宮
、
虎井
之間,開始有以營利為目的的不定期渡船,只是必須臨時僱請,計程收費。
1920年
代以後製造魚干的業者陸續增加,貨物進出的需求跟著提高,
虎井
才出現專以「行載」為目的的渡船,直到
昭和12年
(1937)
虎井
與
馬公
之間才有交通船的往返,由民營的「第一共同丸」機動汽船(5噸)經營
馬公
至
虎井
的航線,每天有2班次的往返。
-
戰後的
馬公
、
虎井
航線又有
馬公
人葉毅租用「
馬公
要塞二號」船,改名為「競强號」加入經營不定期航班,後來因為油料昂貴,不勝虧損而停航。
民國40年
(1951)
縣政府又補貼民營的「彰德號」,每兩天往返
馬公
、
虎井
一航次;翌年又有「銀河輪」申請經營
馬公
到
桶盤
的航線,
馬公
、
虎井
之間也有「軍差船」,免費供民眾搭乘(張默予1972:9-11)。
-
現在則每天都有固定航班的交通船,早上6:00和11:30從
虎井
開出經
桶盤
到
馬公
;回程是早上9:30和下午3:30從
馬公
開出經
桶盤
到
虎井
。但是因為
桶盤
人口稀少,有時候根本沒有人搭船,所以交通船常常不願意開到
桶盤
。如果
桶盤
有人要搭船通常都得先打電話通知
虎井
的船公司,船才會繞到
桶盤
,否則就直接開往
馬公
,因此不知情的人常常會等不到船。目前交通船的船票是星期一、三、五是150元,星期二、四、六是80元。
-
文字引用|
馬公市
各里人文鄉土叢書(第十六輯|
虎井里
桶盤里
)
知識建檔|2025-05-11
修正建議回報
完整閱讀
引用書籍
|
▲隱藏連結
馬公市各里人文鄉土叢書─第十六輯虎井里桶盤里
|
第97頁
查詢
最新知識
近日更新
去日化:墓塚、碑碣、匾聯改年號的時代
|
戰後時期
|
規章禁令
改築東明宮記
|
昭和
|
潭邊村
|
石碑
張氏家廟重建紀念堂捐献金芳名
|
戒嚴期
|
瓦硐村
|
石碑
張氏家廟重建紀念堂簡誌
|
戒嚴期
|
瓦硐村
|
石碑
水漂將軍墓塚:內垵人的慈悲與大愛
|
戒嚴期
|
內垵村
|
墳墓
鄭枝賞:教育家與植物標本製作家
|
明治
|
通梁村
|
教育者
明明五百十三
|
諷喻諺語
跨海大橋紀念碑
|
戒嚴期
|
通梁村
|
石碑
赤崁仔路
|
赤崁村
|
交通地名
洪燈煌
|
明治
|
池西村
|
教育者
東甲北極殿囝仔普
|
啟明里
|
秋季祭儀
金王殿
|
風櫃里
|
有應廟
去日化:墓塚、碑碣、匾聯改年號的時代
|
戰後時期
|
規章禁令
禁說日語、禁播日歌曲的時代
|
戰後時期
|
規章禁令
冥君桌
|
風櫃里
|
秋季祭儀
三官廟
|
風櫃里
|
三官廟
懷遠將軍誥命文匾
|
雍正
|
瓦硐村
|
匾額
張氏家廟重建紀念堂捐献金芳名
|
戒嚴期
|
瓦硐村
|
石碑
張氏家廟重建紀念堂簡誌
|
戒嚴期
|
瓦硐村
|
石碑
鄉賢匾
|
咸豐
|
瓦硐村
|
匾額
平台知識總數
7,785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