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義詞彙|後代仔、後埭嶼、後帝仔、後帝仔嶼
-
後帝仔最早為《澎湖台灣紀略》中提及。後帝仔在
將軍澳嶼南邊,相距僅300公尺。島上闢有早田,為
將軍村居民所耕,現地表仍有石牆遺跡,並有一窟淡水。另外後帝仔有為數不少的紅燕鷗在該嶼繁殖棲息。
-
資訊引用|《臺灣地名辭書(卷六)澎湖縣》
-
後帝仔嶼位於
將軍澳嶼南方,海拔高度9公尺,島的北岸有一似沙嘴狀的沙灘,海岸四周則多為柱狀
玄武岩所圍繞,平臺頂留有石牆、溝渠等人類活動的痕跡。
-
資訊引用|《
望安鄉志》
-
變變變:後帝仔的地名變遷
-
將軍村南方有一小島,今稱「後帝仔或後袋仔(āu- tē-á)」,歷代志書又有「後代仔」、「後埭嶼」等不同稱呼。
1685年杜臻所著《
澎湖臺灣紀略》:「而八鬪之旁澳嶼甚多(在北者曰
鴛鴦窟、捕漁坑、
水垵、
虎井、
桶盤嶼、三將軍石,在西者曰大
花宅、小
花宅、
花嶼沉礁、草嶼沉礁、大
貓嶼、小
貓嶼,在東者曰挽毛潭、綱垵,在南者曰
頭巾嶼、鐵砧礁),稍遠至西南有湖內祖(杭鐵成質潭),東北有尾糍田(將軍柱、後代仔),……皆明世所不及知也。」上述的將軍柱即為
船帆嶼,後代仔則在將軍柱附近。
-
1685年杜臻提及的後代仔,在
1694年高拱乾纂輯的《臺灣府志》名為後埭嶼:「……
將軍嶼之西,為岑圭嶼(閩人謂岑圭者,即堦級也。嶼形如之,故名)。後為
船帆嶼(形如船帆)為後埭嶼。」
船帆嶼即為將軍柱。
1712年,周文元《重修臺灣府志》仍沿襲高拱乾的說法,未有變動。
-
然而,
1747年由范咸等人重修的《重修臺灣府志》(簡稱范志),後埭不在澎湖廳治之南的
將軍嶼附近,而是在
大山嶼的東方北,並且有了許多不同的名稱:「北崎嶼:在廳治北,水程五十里。或稱後埭、或稱尾虎,皆此嶼也。」後埭成了尾虎、北崎嶼的代名詞。
1752年王必昌之《重修臺灣縣志》,與
1762年由台灣府知府余文儀主修,
1774年刊行的《續修臺灣府志》(簡稱余志),則沿襲《范志》的說法。《范志》與《余志》中的澎湖廳圖,北崎嶼皆位於
大山嶼之北、椗齒礁之旁。相對的,
將軍澳或
船帆嶼附近,並無後埭、後代仔等島嶼之記載。
-
北崎嶼也曾出現在
1720年陳文達修撰之《臺灣縣志》,但是陳文達並無論及北崎嶼的其他別名。
1771年由
胡建偉的編纂刊行的《
澎湖紀略》中附圖,北崎(嶼)位在大
北山嶼(
白沙島)的北方。
-
〈海疆洋界形勢全圖〉中有一幅澎湖圖,林天人斷定此圖約在
乾隆52年(1787)至
嘉慶5年(1801)間完成。北崎嶼在澎湖
大山嶼的東北方,碇齒(
錠鉤)的北方,並說明:「北崎嶼或稱後埭或名尾虎澎北五十里」。在澎湖廳治南方的
將軍澳旁,則有船蓬嶼(
船帆嶼)而無後埭或後代仔的島嶼。〈海疆洋界形勢全圖〉特別在大北山(
白沙島)東方標示𥕍石古(
老古石、𥕍𥕏石);從大北山經
吉貝至目嶼,則有沙線連結,此即《
澎湖紀略》所言:「
吉貝嶼(內有民居。乃廳治極北之地,水程八十里)、北礁(此礁非嶼也,乃半沉半浮、隱躍水面,沙線屈曲,形如吉字,一目未了,最為險要。水程一百里)」。此圖雖然仍有一些對澎湖島嶼理解上的錯誤,然而較諸上述諸圖詳盡。
-
王之春於
1879年左右寫成的《清朝柔遠記》,其中的〈澎湖圖〉大抵承襲了〈海疆洋界形勢全圖〉,對北崎嶼的說明如出一轍。而清末成書的《
澎湖廳志》,不論在南在北已無北崎嶼、後代仔或後埭之名。澎湖廳圖中
椗鉤嶼的北方,為藍笨嶼和
小白沙嶼諸島。
-
西方或其他國家所繪的澎湖地圖中,後代仔又是什麼模樣?Keulen, Johannes van(
1654-
1715)繪製的〈PEHOU〉圖,
望安標示為‘t Rovers Eyland. -海賊島,在
望安旁較大的島嶼是將軍,將軍與之南的小島應為後埭仔,但是兩者皆無名稱。
-
1844年6-8月英軍上校
Richard Collinson搭乘Plover號來澎湖做水文調查,並測繪<
澎湖群島海圖>(Pescadore Islands surveyed by Adml. R.Collinson. R. N.)。
望安ROVER GROUP(
八罩群島:
望安群島);PA-CHAU(
八罩:
望安);Cliff I.(懸崖島:
馬鞍嶼);Tsiang I.(倉島:
將軍嶼);Rover Knob(海盜丘:
船帆嶼)。後埭仔雖有島型,抑是無名。
-
日本水路部於
明治33年3月8日
(1900)出版<日本台灣西岸澎湖列島>圖,圖上註明係依據
1844年英海軍測量,
1849年後出版之英海圖第1961號<
澎湖群島海圖>,以及明治29-31年(
1896-
1898)日本的測量,加以修改正增補而成。在
八罩列島附近有:倉島(
將軍嶼);
煙墩腳(將軍
煙墩腳);將軍(指
將軍聚落);.ローバー節山(
船帆嶼);ツンウンスーター(
船帆嶼礁:
船帆嶼東方);後嶼(後埭仔)等。又有廣丙礁、吉野礁、岩崎礁等。後埭仔以後嶼出現在地圖上,終於又回歸到正確的地圖位置。依據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於
1946年編纂之《台灣省五十一年來統計提要》,後埭則寫成後帝仔。爾後編撰之《澎湖縣志》、《續修澎湖縣志》與《
望安鄉志》,則沿襲上述後帝仔的寫法。
澎湖縣政府於
民國94年12月委託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所製作之《澎湖群島島嶼數量委託清查計畫報告書》,後袋仔位於東經119°32’12.74”、北緯23°21’40.53”,最高高度9公尺,面積0.0279平方公里,海岸線0.668公里。後袋仔取代後帝仔成為官方的說法。
-
後埭,從清初位於
將軍嶼附近的小島,乾隆中期以後卻記載在
大山嶼的東北方,而且又有了尾虎、北崎嶼等別名。一直到日治初期的地圖後嶼(後埭)才又回到他原來的位置。二次戰後,其名稱卻在後帝仔與後袋仔之間擺盪。
-
後埭、後代仔、後袋仔與後帝仔,都脫離不了以音借字。《康熙字典》:「埭:以土堰水也。往來舟舶征𣙜之所,兩岸樹轉軸,遇舟過,以綆繫舟尾,或以人,或以牛,推軸輓之而前。」後袋仔,蕞爾小島,島上雖有人為耕作與軍事建築的遺構,卻看不出有與海爭地的人為痕跡。在
望安島水垵村北方,有
船後礁又名布袋嶼,
望安島也有
布袋港。是否在此脈絡下,而以後袋仔為名,尚有思考研究的餘地。
-
我們對澎湖群島的認知與理解仍然不夠全面,從對島嶼定名的混淆即可看出端倪。而澎湖知識平台對澎湖島礁影像的紀錄,以一人之力的成果,卻已遠遠超過政府動輒數百萬的國土計劃等等委託案。
-
#感謝好友陳久林登島攝影
-
#參考資料
-
台灣文獻期刊資料庫
-
海疆洋界形勢全圖
-
作者|許玉河老師
知識建檔|2017-03-02。知識更新|2022-10-20
修正建議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