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碑祭煞:民國70年代許家村的鎮煞碑
民國70年(1981),許家村一年之內有十幾位村民相繼去世。這對一個才300人左右的村落而 ....
- 深井頭許氏宗祠
親慷慨解囊,集腋成裘,爰于中華民國七十年歳次辛酉十二月廿六日子時奠基,坐癸向丁兼子午。壬戌年□月竣工弁擇□□吉日落成祭祖 ....
- 旅日企業家:港仔尾許天乞
灣澎湖珊瑚漁業曾經有一番榮景,民國70年代以後隨著資源逐漸枯竭,漁民經常冒險進入他國海域捕撈珊瑚,卻經常被他國拘捕罰款。 ....
- 許蒼頡
,總經費254,000元。
民國70年(1981)頂社許氏宗祠重建,頂社許氏宗祠由許蒼頡、旅臺許文能暨旅外族親熱誠響應 ....
- 許家村
洪根深、洪煥堂主編,民國71年(1981)10月出版。
洪杞字瑞仁,又號純修。生於同治6年(1867),卒於民國46年( ....
- 三十欄、百一欄
傳統的幕葬區稱為冤宮(灣弓),民國70年代台灣電力公司計畫將澎湖發電廠遷移此處,本已徵收此區段土地,後以鄰近村落反對而作 ....
- 槍窟
備用。然因屬於私人土地,大約在民國70年代末期填平。
《空襲福爾摩沙》一書中,並無美軍直接投彈於港仔尾周遭的紀錄。顏其 ....
- 溝仔墘
,故其兩側地區稱為「溝仔墘」。民國70年代以前溝仔墘經年有水,海淡水交匯處水族繁盛,亦為孩童聚集嬉戲的遊樂所,民國80年 ....
- 西壁埔
又名為「西埔仔」或「西壁埔」。民國70年前後此處設有工寮,為村民夏季挖牡蠣、剝蝦子製造蝦乾所在地。
作者|許玉河老師 ....
- 謀生之道:許家村民的經濟變遷
末期一尾兩元、五元逐年上漲,至民國70年代中期魚苗枯竭時,最高曾到達30元以上。近十年毒魚的結果,不僅潮間帶生態遭受重創 ....
- 沙港陳姓
鄭步蟾、郭鶚翔兩人就是其學生。民國70年(1981)重修的沙港陳氏家廟外有陳玉珩的貢元旗竿座及事蹟碑記,內有楹聯說明沙港 ....
- 陳玉珩
鄭步蟾、郭鶚翔兩人就是其學生。民國70年(1981)重修的沙港陳氏家廟外有陳玉珩的貢元旗竿座及事蹟碑記,內有楹聯說明沙港 ....
- 紅土
料。爾後,隨著軍隊的撤離,以及民國70年代興建澎湖監獄,此區菜宅及農地大部分被徵收,菜宅僅存少數。由於颱風經常造成菜宅石 ....
- 天軍殿
27)、民國18至民國22年、民國70年至民國72年年三次改建,第二次改建時總統徐世昌和文豪梁啟超還曾為之撰聯。
〈重 ....
- 勇廟
祀稱之為「捌人公」或「勇廟」。民國70年代以前,村民李水車先生農曆初一、十五或逢年過節時以菜湯飯祭拜,村民若有所祈求也會 ....
- 草來
區域為本村西面臨海之潮間帶, 民國70年代以前, 生物多樣, 魚蝦貝類繁多, 每逢海水退潮後, 即為本村居民撿拾貝類、螺 ....
- 真武殿
刻「真武殿重建樂捐芳名錄」碑、民國70年刻「真武殿廟貌整修金亭重建樂捐芳名錄」碑、民國76年刻「真武殿廟貌整修樂捐芳名錄 ....
- 牛營
荒廢,導致牛隻的使用銳減,故於民國70年代末期,由白坑村民開鑿成魚塭。
文字來源|湖西鄉志(上冊|2010出版) ....
- 湖西宋姓
「其父宋𢙨生於光緒18年,卒於民國70年(1892-1981)。大正時期自尖山徙湖西,經營「愛山堂」糕餅店,遂居家焉。」 ....
- 湖西國小
80)11月農林航空測量製圖,民國70年(1981)6月聯合勤務總司令部測量署印刷〈南寮〉圖,第一版(圖號9320-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