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新社
幅答謝神恩,事件始告落幕。
1973年台北聖理雜誌社為促進各地善堂鸞友之團結、宣化普度眾生, 11月25日派遣七人來澎 ....
- 合昌建材行
府建設廳簡任技正及省議員要職,1973年更當選澎湖縣第七任的民選縣長,為第一位澎湖籍的地方首長。
建築形式
合昌建材 ....
- 澎湖縣警察局
戶政事務所,受警察局指揮監督。民國62年(1973)7月正式將戶政業務劃歸警察局主管,到民國81年(1992)7月戶警再 ....
- 縣婦女會
婦女會在原址興建婦女福利中心,民國62年(1973),婦女福利中心出租給海軍醫院開設民眾診療處,婦女會才遷到治平路17號 ....
- 文光國中
一一醫院)及海軍軍官眷屬宿舍。民國62年(1973)被縣政府在「馬公擴大暨修訂都市計畫」中規劃為國中預定地,軍方於民國8 ....
- 車船處車輛調度中心
64年(1975)又利用完工於民國62年(1973)卻從未使用過的殯儀館(水產職校北側,公車保養場西側)及附近公拖,設置 ....
- 屠宰口
引為趣談。因此,在民國62 年(1973)公佈馬公擴大暨修訂都市計畫時,就預定要把屠宰場遷到更郊外去,民國66 年(197 ....
- 民防指揮部
章1960:334-336)。民國62年(1973)民防工作由省營務處民防科接管後,澎湖民防指揮部裁撮,後來原廳舍改由刑 ....
- 威靈殿
9)經鄉老提議,又籌備重建,到民國62年(1973)竣工,增建東西兩側翼室,做為民眾集會及歡宴的場所。
威靈殿的明善社 ....
- 納骨坑
民國62年(1973)縣長呂安德計畫要在火燒坪海灣-帶,興建一座遊艇碼頭,以發展觀光事業, ....
- 謝自南
、赤馬灣廟(1972)、內垵廟(1973)、小池角廟(1974)、山水廟(1974)、林投廟(1979)、鎖港北極殿(19 ....
- 重光里
動。戰後本里改名為重光里迄今。民國62年(1973),本里列入馬公都市計畫區,文光路、民族路之擴建延伸可直達社區,使本里 ....
- 重光灰窯業
以自已的兄弟姊妹(7人)為主,民國62年(1973),又因為人手不足(大家都去上班)而且銷售下滑而結束經營;之後源興號灰 ....
- 吳克文
國76年(1987)退休。
民國62年(1973)協助第7任西瀛吟社社長顏其碩將數十年社員心血累篇成冊,定名《西瀛詩叢 ....
- 西衛里
為西衛里迄今。西衛里與重光里於民國62年(1973)同時劃入馬公都市計畫區,加上本里因鄰接市區人口最多的朝陽里,又靠近市 ....
- 潮音寺
尼佛。因為信徒不斷的增加,又在民國62年(1973)發起勸募,改建成三層大殿,成為澎湖縣最大也是第一座供奉釋迦牟尼佛的佛 ....
- 武聖廟
埕)人見廟舍圮傾,丹青剝落;於民國62年(1973),募款將原廟拆除,改建為二層樓,並增建鐘鼓樓,廟內還藏有清朝水師副將 ....
- 澎湖武聖廟重建落成碑記
,廟宇又見一番新氣象。
六、民國六十二年歲次癸丑(公元一九七三年)溯自改建以來,又歷三十六星霜,屢受風雨飄摇,復遭兵燹損 ....
- 紅毛城址與武聖殿簡介碑釋疑
毛城之舊扯,經幾次重修之後,於民國六十二年(西元一九七三年)擴張建地,徹基重建,始為今貌。
澎湖縣政府製
中華民國六十 ....
- 朝陽里
理,而激增到3,551人。
民國62年(1973)以後,光明里的居民人數已趨於飽和,使得市區繼續外移的人口和鄉村向馬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