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澎湖縣婦女輻利服務中心
源、葉茂生2005:193)。民國62年(1973)縣婦女會因為租金問題搬遷到治平路17-1號(今稅捐處),民國76年( ....
- 聖真寶殿
皈化社副董事 莊貴華 謹刊
民國六十二年癸丑瓜月念五日
文澳登岸社禮善堂眾善信重修
澎湖一新社聖真寶殿重建落成碑記
 ....
- 西文里
建為澎湖縣立馬公初級中學。
民國62年(1973)公布的「擴大暨修訂馬公都市計畫」,把馬公市區的範圍向東延伸到東文里和 ....
- 馬公市戶政事務所
9)7月試辨「戶警合一」制度,民國62年(1973)7月,將戶政業務由民政單位劃歸警察機關主管,成立了各鄉鎮的戶政事務所 ....
- 莊東
)自臺返澎,任澎湖縣文獻委員。民國62年(1973)5月,省政府派任為臺灣合會儲蓄公司監察人,任期半年。民國63年(19 ....
- 蔡福田
人物。民國47年(1958)至民國62年(1973)代表航運界參加縣議員選舉,當選第四至第八屆縣議員。民國74年(198 ....
- 東文里
建為澎湖縣立馬公初級中學。
民國62年(1973)公布的「擴大暨修訂馬公都市計畫」,把馬公市區的範圍向東延伸到東文里和 ....
- 案山里
2,568人的最高紀錄。
到民國62年(1973)以後案山里的人口逐漸減少,在63年減少為2,388人,66年減少為2 ....
- 光華社區活動中心
為眷村的婦女辦理各項訓練活動。民國62年(1973)在海二軍區自勉新村成立的光華社區理事會,除了設有幼稚園、兒童遊樂場及 ....
- 光華里
幾乎每年都減少100人左右,到民國62年(1973)只剩下1,570人。民國64年光華里的人口又因為部分住戶遷到馬公市區 ....
- 黃福儀
等工程,也與蔡攑合包馬公武聖廟(1973)的鑿花。馬公石泉里朱王廟(1977)是其承包的最後一個工程。
以40歲不到之年 ....
- 石泉里
期居民主要的生活用水水源。
民國62年(1973)政府公佈的「擴大暨修訂馬公都市計畫」並沒有把石泉里列入都市計畫的範圍 ....
- 菜園社區活動中心
等(3-48、3-49)。
民國62年(1973)在將軍廟西南方約20公尺處興建一座社區牌坊,當時菜園居民也集資60, ....
- 菜園黃姓宗祠
各房,統一祭祀亦因此中斷。直至民國六十二年配合政府推行社區建設,始又集資重建祠堂。由於當時為充份配合社區建設經費,惟有權宜 ....
- 東衛里
灣本島的「加工出口區」;但是從民國62年(1973),到民國71年(1982)之間,東衛里的人口卻仍然都保持在1,800 ....
- 水肥庫及垃圾堆肥處理場
為「東衛大礐」。新建的水肥庫在民國62年(1973)發生沼氣爆炸毀損後,鎮公所改在民國67年(1978)改在東衛里西北角 ....
- 東衛水庫
月25日開工建築成功水庫,翌年(1973)12月17日完工,民國65年(1976)蓄水啟用;民國67年(1978)4月18 ....
- 周王廟
稱祂為「周王爺府」;乾隆58年(1973),再加祀關聖帝君,後來陸續增祀李府千歲、慈濟真君、溫府王爺及金、朱、王、薛、葉五 ....
- 蔡嘉生
(1965年)、湖西西溪北極殿(1973年)、馬公鎖港北極殿(1978年)、馬公嵵裡水仙宮(1961年)、馬公鐵線祖師宮 ....
- 興仁里玩思堂
,在眾人同心協力捐獻財力下,於民國62年(1973)重建。「玩思堂」名稱的由來,與張氏族譜所載其先祖棄官埋名隱姓於泉南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