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ghu.info|澎湖知識服務平台

紅毛城址與武聖殿簡介碑釋疑

閱讀時間 ── 約 9 分鐘

同義詞彙|「紅毛城址與武聖殿簡介」碑釋疑
-
民國62年(1973)紅木埕武聖殿撤基重建,至民國64年(1975)改建完成。民國68年(1969)澎湖縣政府趁此之便,在武聖殿前西南角立了「紅毛城址與武聖殿簡介」碑。民國68年澎湖縣政府四處立碑年代,包括白沙三十人公廟碑記」、鎮海鎮海城遺址簡介」、蛇頭山風櫃荷軍登陸處簡介」碑、嵵裡「法軍登陸處簡介碑」等等,內容多是東抄西湊,以致錯誤連連。「紅毛城址與武聖殿簡介」碑內容如下:
-
天啟二年(西元一六二二年)荷將雷爾生(Reijersen)率一千零二十四人登陸風櫃仔及娘媽宮前,選擇紅木埕高地築城,周圍一百二十丈,役民海中取石疊基,三面木砦,北磊堅石,移植有刺之龍舌蘭,以防民眾之潜入。越明年,明將俞咨皐驅退荷軍,并令拆城,僅留基石。日據後期,日政府令全縣普築防風墙,乃將所留基石之大部份搬走,為築墙之用。民國六十五年(西元一九七六年)六月,經文獻委員會勘察,發現在關帝廟後,尚有部份殘基,縱橫約八十公尺。武聖殿俗稱「關帝廟」奉祀神勇關聖也。原建於媽宮澳西偏之地,係康熙二十三年(西元一六八四年)平台後所建者。光緒元年(西元一八七五年)遷建於此。此地原為紅毛城之舊扯,經幾次重修之後,於民國六十二年(西元一九七三年)擴張建地,徹基重建,始為今貌。
-
澎湖縣政府
-
中華民國六十八年六月立
-
雷爾松(Reijersen)於1622年率領艦隊來澎所築的紅毛城,在今日的風櫃尾蛇頭山而非紅木埕。此點已經由曹永和院士、翁佳音老師等學者證明,自不待言。雷爾生在寫給巴達維亞總督的日記中,數度提及澎湖築城的情形:
-
「雷爾松寄總督顧恩1622.09.10於澎湖7月11日」:
-
我率領艦隊順利抵達澎湖,在那裡看到有一個可讓大船泊的良好港灣。我曾經率領2艘快艇去巡視福爾摩沙島和其他島嶼,但找不到可讓大船出入適當海港,……,所以我們就在澎湖這個地方開始建造一個城堡。
-
關於這城堡的建造,因缺乏石灰,困難重重。這城堡只能用煙灰和泥土來開始建造,因此到再來的北風季節將有崩垮的很大危險。
-
「雷爾松寄總督顧恩1622.10.08於澎湖」:
-
……因為這城堡是用煙灰和泥土建造的,下大雨時,這城堡就嚴重受損,稜堡和護牆有些地方崩落,不過我都已經用支柱等各種方法全力確實修復了。…士兵的部隊進駐這城堡,也在稜堡架起幾門大砲了。
-
「雷爾松寄總督顧恩1622.11.20於澎湖」:
-
關於這座城堡,有三個稜堡和兩個斜牆已大致完成,每個稜堡架設6門大砲,每6門大砲中,有2門是發射18磅鐵彈的銅砲,其餘為發射12磅和6磅鐵彈的大砲。要不是因士兵生病而延誤工程的進行,現在應已完竣了,我們必須萬事忍耐。
-
……此地經常北風猛吹,氣溫嚴寒,以致樹木無法長大起來。
-
「雷爾松寄總督顧恩1623.09.26於澎湖」:
-
這個城堡現在四個稜堡都已經建立起來了。願神使這城堡長存不墜。我們用盡在此地所能想到的所有辦法建造了這個城堡,這城堡的外牆用泥土、黏土、煙灰建立起來,在那表面加砌磚頭,但找不到材料使那些磚頭固定下來,所以現在只能用木板和竹子在四週固定。……在這四個稜堡與半月堡一共架設29門大砲……。
-
風櫃尾築城面臨材料的不足,豪雨、颱風以及強近的東北季風影響,已至於進度延宕,遲至1623年9月26日四個稜堡才大致就緒,並架設29門大砲。
-
1624年荷蘭人受迫於明朝軍隊的圍攻,決議撤離澎湖。「明將俞咨皐驅退荷軍,并令拆城,僅留基石」的地點,是在風櫃而非紅木埕。為防荷蘭人再次佔據澎湖,明朝軍隊才於穩案山一帶築城。此次穩澳山築城的詳細地點,根據吳培基的研究,應在朝陽里武聖廟一帶。而新設的指揮官澎湖遊擊將軍王夢熊卻在築城期間不法侵占經費,「領官銀五百兩,半被王侵占;撥兵沿海採石砌築,每兵每日扛石十四、五槓,亦不給工食,各兵深怨」。縣府所立碑文中:「役民海中取石疊基」,築暗澳城不給工食的惡行者是王夢熊。天啟七年(1627)七月,王夢熊即因不法犯行而遭革職逮問。
-
碑文又提及「移植有刺之龍舌蘭」廣植四周,以防居民潛入,又言「日據後期,日政府令全縣普築防風墙,乃將所留基石之大部份搬走,為築墙之用」,此論述恐怕是受了大正初年在紅木埕設立苗圃的影響。大正四年(1915)《澎湖島造林》一書記載:在明治44年(1911)設立紅木埕苗圃,從照片中的石墻推測,所需的石材,可能就近拆卸舊天啟城遺址基石興建。其次,龍舌蘭何時引進,《澎湖廳志》雖無記載,但是在1895年乙未之役,日軍佔領某個山頭的山腳下,即有類似龍舌蘭屬的植物。龍舌蘭更成為日本時代造林防風的樹種之一。因此,「移植有刺之龍舌蘭,廣植四周以防居民潛入」,應是日本造林的結果,而非明代天啟年間之事。
-
1629年12月8日,進入冬季的澎湖,應已壟罩在東北季風的壓威之下,此時荷蘭東印度公司普特曼斯,與船長JanIsebrantsz.,下席商務員特勞牛斯,秘書DirckJansse,由八至十個士兵和水手陪伴,步行澎湖大山嶼。走了半個小時,來到一個已經荒廢的中國人的碉堡。從那裡向西邊又走約一哩半,就來到另一個碉堡,這個碉堡也已荒廢。它的大小周圍約有340步(treden),從普特曼斯的行進路線,此城即位於今日紅木埕一帶的明天啟城。普特曼斯等人從這個碉堡走約十五分鐘,來到一個位於靠近海灣的小廟(kercxken),在那裡面立有他們的偶像,繼續點燃著一盞燈,也就是今天的天后宮。上引文:荷蘭人稱「來到一個已經荒廢的中國人的碉堡」,也證明紅木埕的天啟城非荷蘭人所建。
-
澎湖真正為荷蘭所建的紅毛城,只有風櫃尾的才是正身。但是,澎湖至少有五、六處紅毛城的傳說。例如,《澎湖廳志》:「媽宮澳之西有小城,逼近海岸,城垣用糖水調灰疊磚,與臺灣之安平舊城一樣堅緻,似係前明時所築。今舊址已改建矣。」以糖水調石灰的做法與安平的熱蘭遮城相似,翁佳音引用村上直次郎的說法,認為是明鄭軍隊將荷蘭人的俘虜送來澎湖築城。
-
1683年,施琅〈飛報澎湖大捷疏〉,列出澎湖當時的防戍:「……劉國軒親統傾巢之眾,復來澎湖,將娘媽宮嶼頭上下添築砲城二座,風櫃尾砲城一座,四角山砲城一座,雞籠山砲城一座,東西嵵內一列砲臺四座,西面內外塹西嶼頭一列砲臺四座,牛心灣山頭頂砲臺一座;凡沿海之處小船可以登岸者,盡行築造短牆,安置腰銃,環繞二十餘里,分遺賊眾死守,星羅綦布,堅如鐵桶。」
-
村上直次郎在〈澎湖島上的荷蘭人〉是如此寫的:娘媽宮嶼的二城中之一為上之新城,在鄭軍內於普羅民遮城(Provintia)城陷落時成為俘擄,以及熱蘭遮城包圍戰中投降的荷蘭人,大概不少。因此,據猜測大概是用他們的設計來築城,所以造出類似安平之城。
-
鄭軍以荷蘭人的俘虜在澎湖以糖水調石灰等方式,築造鄭軍在澎湖各地的城寨,也造成澎湖各地有諸多的紅毛城的出現。或許,鄭軍在整修紅木埕的明天啟城,也有荷蘭人的俘虜參與其中。
-
#參考資料
-
許賢瑤譯,《荷蘭時代台灣史論文集》,2001。
-
翁佳音,《荷蘭時代台灣史的連續性問題》,2010。
-
江樹生譯註,《荷蘭台灣長官致巴達維亞總督書信集(1)1622-1626》,2007。
-
臺灣總督府殖產局[編],《澎湖島之造林》,1915。
-
吳培基、賴阿蕊,〈澎湖的天啟明城-鎮海城暗澳城、大中墩城〉,《硓𥑮石》第50期,2008年3月。
-
楊孟哲編著,《台灣歷史影像》,1996。
-
作者|許玉河老師
知識建檔|2022-07-10。知識更新|2024-08-22
修正建議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