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義詞彙|未曾啟用的殯儀館、候車總站、公車調度中心
-
人生苦短,總有終結。尊嚴的走完旅程、好好的送別,則是人們不約而同的希冀。孤懸臺灣海峽的澎湖,自
2003年起設有縣立「
菊島福園」火化場及殯儀館,為生者與逝者提供慎終追遠的場地。然而在那之前,澎湖難道就沒有縣立殯儀館了嗎?
-
其實,非也。早在
1960年代,社會不斷進步之際,地方上便有呼聲爭取現代化的殯儀館。縣政府在
1973年到
1987年的
馬公市都市計畫裡,也將
馬公市觀音亭北方
火燒坪海濱的一塊土地,規劃為殯葬用地,面積為0.37公頃。
1970年,澎湖縣立殯儀館完成初步規劃;大約在
1973年之間,殯儀館建築興建竣工。樣式為一座橫向長方形平房,混凝土結構,屋頂覆瓦。正面入口往外延伸出一座小巧的仿唐破風遮陽亭,由兩根圓柱支撐,遮陽亭上方正中央開有四個窗,有空心磚裝飾;兩側屋脊下的山牆牆面有五道放射狀圖騰,圖騰下開有三個窗,同樣以空心磚裝飾。
-
當初縣政府相中
馬公市火燒坪海邊為殯葬用地、設置殯儀館,理論上是有跡可循的。
馬公市的
觀音亭以北,
火燒坪、
草樹仔尾一帶瀕海荒地,在清代曾是著名的亂葬崗,例如
光緒年間成書的《
澎湖廳志》就記載「
媽宮澳西城以東至
五里亭一帶,廢塚累累」,並提及善心人士興修萬善同歸大墓兩座、福祿壽全大墓四座等等義塚。
日治時期大正五年(1916),原本在「西垵仔」海濱的「
祀壇」,又因為土地徵收緣故,而不得不遷建到此處,與大墓相伴,正式宣告全澎湖最早的有應公廟從此坐鎮當地。就連日後興起的「
靈光殿」,其起源也與無名骨骸有關,早先乃是居民在海濱發現水流屍,安葬在「書房埔」,並在民宅以「諸靈公」之名供奉神位,迭有神蹟,才慢慢發展出神明會組織,後來逐漸發展成形,陸續更名為紫稜殿、真宇殿,最後才發展成當地人熟知的
靈光殿。
-
國府接收初期,
火燒坪至
草樹仔尾一帶依然深深保留「
鬼仔山」的色彩:西濱海,有
日治時期沿用至國府時代的牲口
屠宰場;東北東,有八二三砲戰時期興建的國軍火葬場;往北走,有垃圾掩埋場。儘管
日治時期,就已在其南方設立「
水產專修學校」(即日後澎湖海事學校的前身,當人習稱「
澎水」),國府時期也持續發展校務、拓展校地,但此處仍然相對的人煙稀少。由此可知,當年都市計畫在此用作殯葬用地,似乎也順理成章。
-
然而,隨著經濟快速發展,
馬公市人口不斷增加,聚落隨之擴張,
火燒坪一帶民宅便逐漸侵入原本的墓葬區,竟然產生人鬼混居的情形,尤其入夜之後一片陰森,故塚青燐冷月,居民人人相告不要隨便外出。儘管人人都認為生命禮儀需要適當的場館,但當居民的環境意識提高之後,自然不希望在火葬場、垃圾場、牲口
屠宰場、亂葬崗、萬善同歸大墓、
祀壇、燒垃圾的海邊之餘,再增添一座「鄰避設施」雖然當時沒有這個詞,但只要講到「相對剝奪感」或「二等公民」概念,大家就心領神會了。
-
於是,這座位於
觀音亭北邊、鄰近
火燒坪海灘的澎湖殯儀館,從規劃、興建、竣工到設立管理辦法,屢屢受到
澎水校方、附近居民等團體的抗議,最後並沒有真正啟用;甚至在
1974年澎湖縣議會議程裡,關於是否在殯儀館前方設置海濱公園美化環境的討論,也不了了之。在飽受抨擊下,甫竣工的殯儀館終究被迫轉換用途,改設為澎湖縣車船處的總站,並將附近的房屋重新規劃為休息室、員工宿舍等附屬設施,各式客運車輛也在此一帶調度保養。
-
那麼,民眾生命禮儀怎麼辦呢?生命結束,往往才是生者忙亂悲戚的開始,停靈、化妝、追思等等都需要空間與經費啊!在缺乏殯儀館之下,當時的
馬公市民,只得由葬儀社封街搭棚辦理公祭,市區本就道路狹窄,阻礙交通,一時亂象頻生;有的則只能在
省立澎湖醫院的太平間辦理簡易
喪禮,但後期院方不再提供太平間治喪之後,問題更加嚴重!
1987年後的
馬公市都市計畫,雖將殯葬用地改規劃於他處,佔地0.76公頃,但爭議始終不斷。人人皆知殯儀館與火化場的重要性,偏偏推動上就是好事多磨,大致呈現出「議會還在吵、市公所還在焦頭爛額、
澎防部的程序要商議,
東衛里的居民權益也要顧」的紛擾局面。
-
這一拖,二十多年就過去了。
1983年,配合澎湖
肉品市場遷移到
馬公市西文里,牲口
屠宰場順勢離開
火燒坪,成為當地環境整頓的先聲。在各方激烈的折衝樽俎與角力之下,
1990年代,在
王乾同縣長任內,成功從
澎防部手中無償取得火葬場土地。之後於賴峰偉縣長任內,縣政府因緣際會停用了
草樹仔尾垃圾場、拆除軍用火葬場、興建
文光國小、大量遷葬舊有墳塋、興建
菊島福園火化場、於各地廣建生命公園。到了
2004年之後,
火燒坪一帶總算擺脫人人色變的「
鬼仔山」形象,得以進行青青草原、海濱步道等等綠美化工程,搖身一變成為市民散步運動、遊人遠眺
西嶼落霞、觀光客欣賞花火節高空焰火的後花園。
-
至於原先的殯儀館及周邊用地呢?他們仍繼續安安靜靜作為澎湖縣車船處的公車總站/車輛調度中心,直至今日。
-
至於萬善同歸大墓?此墓緊鄰永豐石鋪與
祀壇,
2010年在
澎水校張興建汽車修護工廠大樓時,由於位於建築基地內,已遭挖掘填平了。
-
至於
火燒坪靈光殿?目前廟宇大殿裡,還懸有一塊「聖德宏施」匾額,捐獻時間為
2001年,落款上為「恭祝
靈光殿朱府王爺聖誕千秋」,下為「本社弟子澎湖縣長賴峰偉敬獻」。
-
附帶一提,
1980年代初期,車船處在總站休息室排班的公車司機們,除了開開小伙外,也往往利用空暇時間小賭怡情。但只要聽到人事辦事員從南邊路口騎著腳踏車下來的車聲,便會奔相走告「人事官來了」一哄而散,渾若無事的各自回到原本崗位上,等到「警報解除」再繼續未竟之戰。此為後話矣。
-
寫作致謝:吳金忠師傅、吳孔闊先生、余光弘老師、林錦鸞總幹事、許玉河老師、陳英俊老師。
-
參考來源:「地方議會議事錄」、《陋巷雜草》、《續修澎湖縣誌》、「澎湖知識服務平臺」。
-
作者|吳令丞
-
民國48年(1959)12月,
澎湖縣公共車船管理處從今
馬公市民權路51號(仁愛路、民權路交叉口的一信總社舊址)遷到民族路16-1號現址。當時車船管理處的辨公廳舍、
馬公總站及公車保養場等建築都集中在民族路和民生路交叉口,至淤公車的停放調度,則借用總站南側的民族路旁公有述。不但會有噪音擾人也很影響市容。
民國59年(1970)擇定
馬公段1823-5、1826-1、1827-15地號,面積約323坪的土地興建新的保養場(今民族路88號)。
民國64年(1975)又利用完工於
民國62年(1973)卻從未使用過的殯儀館(水產職校北側,公車保養場西側)及附近公拖,設置公車調度中心。保養廠在
民國84年(1995)遭到颱風侵襲,木造場房受損塌陷後已改建為鋼骨結構。目前公車總站、調度中心及保養場都已老舊,而且分散3拖,不但管理、調度不易,也難以因應未來都市發展及整體公車運輸綱的需求。縣政府在
民國92年度
(2003)已辦理規劃設計,在
民國93年(2004)及94年
(2005)離島建設基金項下分別編例7,735萬元及8,000萬元,利用
馬公市雙湖段60池號,面積1.52公頃的公有土地,修建一個集辦公廳、調度中心及保養廠於一體的公共車船處大樓,以提供本縣優質的公路客運服務(劉丁乾2005:266-267)。
-
資訊引用|
馬公市各里人文鄉土叢書(第4輯|
2006年)
知識建檔|2019-11-11。知識更新|2024-10-05
修正建議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