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將連結複製到剪貼簿
已將連結複製到剪貼簿
✕
連頁
上一頁
下一頁
出版日期|
掃描頁面|
操作提醒|
點按圖片,跳至下一頁
引用來源|
關閉|Close
網站首頁
關於平台
知識搜索
澎湖文獻資料庫
聯絡我們
馬公市|880
西嶼鄉|881
望安鄉|882
七美鄉|883
白沙鄉|884
湖西鄉|885
史前時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荷治時期
明鄭時期
清領時期
日治時期
01|文化
技藝
習俗
飲食
藝文
故事
族譜
諺語
教育
褒歌
02|宗教
寺廟
祭祀
法師乩童
厭勝物
03|歷史
建築
文物
事件
開拓
人物
04|地理
島礁
聚落
地名
環境
05|交通
海運
空運
陸運
06|衛生
醫療院所
公衛醫療
環境衛生
07|產業
農業
漁業
畜牧
製造業
工業
商業
林業
08|治理
選務
戶政
行政
財稅
民生
軍事
遊憩
社福
司法
09|生態
動物
植物
查詢
知識分類|
類:
治理
民生
殯葬
區:
馬公市
東衛里
民生
───
菊島福園
複製連結
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民國87年
(1998)
,縣政府為了改善
馬公市
北郊舊火葬場一帶的環境衛生,擇定
馬公市
菜園
段四六○、四六一、四八四、四八五、四八六、五五五地號等6筆土地(面積1.38公頃)做為新建火葬場的用地;但是在整地、鑑界過程中遭到民意代表、
老人之家
、環保團體、晨跑人士的強烈反對。
民國89年
(2000)
,將興建地點北移,改選在
拱北山
西側的光華段二三七之二地號,面積0.4312公頃的土地興建火葬場,並且在當年9月,完成發包手續。可是在翌年元月吉日準備動土之際,又受到民眾的阻攔而暫時延緩;經過縣政府一再的辛勤溝通,並保證火葬場出入動線絕對不會干擾到
東衛里
民的生活,激烈反對的居民才逐漸減少,到
民國91年
(2002)
7月13日,在優勢警力戒護下正式動工(洪文源、葉茂生2005:368)。
-
新建的火葬場在
民國93年
(2004)
4月15日正式啟用,命名為「菊島福園」,佔地約0.43公頃,擁有歐式的建築外觀、最新規格的火化爐3具及高標準的集塵設備,祭拜堂、撿骨室、家屬休息中心、停車場、服務中心等相關設施也一應俱全。縣政府已全力美化園內外的空間,來改變陰森冰冷的刻板印象,塑造出一個公園化莊嚴聖潔的殯葬環境(劉丁乾等2005:94);而縣府所規劃的道路動線也是經由
204號縣道
進出,對
東衛里
殯實比較沒有影響。
-
資訊引用|
馬公市
各里人文鄉土叢書(第8輯)
知識建檔|2021-11-22。知識更新|2025-01-30
修正建議回報
完整閱讀
引用書籍
|
▲隱藏連結
馬公市各里人文鄉土叢書─第八輯東衛里安宅里
|
第52頁
查詢
最新知識
近日更新
重修二興宮碑記
|
大正
|
二崁村
|
石碑
小池淨水場
|
大池村
|
水源
外垵養牛場
|
外垵村
|
畜牧發展
內垵遊憩區
|
內垵村
|
遊憩園區
二崁埤塘
|
二崁村
|
水井水池
二崁養羊場
|
二崁村
|
畜牧發展
小門遊憩區
|
小門村
|
遊憩園區
小門菜宅
|
小門村
|
農業設施
魚塭養殖
|
二崁村
|
水產養殖
合界后螺箱網養殖
|
合界村
|
水產養殖
小池角雙曲橋
|
解嚴後
|
池西村
|
遊憩設施
西嶼落霞
|
道光
|
西嶼鄉
|
澎湖八景
小門遊憩區
|
小門村
|
遊憩園區
小門菜宅
|
小門村
|
農業設施
鯨魚洞
|
小門村
|
動物地名
小門橋
|
小門村
|
橋樑
跨海大橋
|
戒嚴期
|
通梁村
|
橋樑
魚塭養殖
|
二崁村
|
水產養殖
合界后螺箱網養殖
|
合界村
|
水產養殖
竹灣養殖漁業
|
竹灣村
|
水產養殖
平台知識總數
7,679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