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榮
有積蓄即到屏東糖廠任建築工人。大正11年(1922)離開糖廠開設米廠,其店以所碾白米不参一粒砂而聞名。而後於昭和5年(1 ....
- 金龍殿
也十分虔誠。安宅歸正社登善堂於1922年著造《新民寶篇》時,李清河已參加鸞堂並擔任走使生一職。日治末期皇民化運動壓抑台灣 ....
- 馬公高等女學校
等教育機關:其一是1922年(大正11年)5月24設立的兩年制「馬公街立馬公水產補習學校」(1930年改制為澎湖廳立澎湖 ....
- 魚市場
管理,頒布「魚市場管理規則」,大正11年(1922),又規定為每一鄉鎮只能設一個魚市場,並且必須由公共團體或水產會主持經 ....
- 李長流
生院患者等。
妻許春蘭,生於大正11年(1922)3月9日,瓦硐人,父許令咸(有傳)。於民國50年(1961)以997 ....
- 文澳舊廳署
,媽宮公學校石泉分教場則成立於1922年6月24日。綜合上述兩則報導與日治時期所設立之公學校歷史而言,文澳所設立的學校類 ....
- 北極殿
》(1919年)、《救世靈丹》(1922年)、《奇文寶鑑》(1931年)3部善書。民國39年(1950)學禮堂的北派成員 ....
- 至善社學禮堂:大案山鸞堂的創始
堂主派遣宣講生前往協助宣講。」大正11年(1922),在案山學禮堂的協助下,安宅鄉人正式成立「歸正社登善堂」,並著有《新 ....
- 顯考臺灣羅漢門分司何公諱廷楨之墓初探
鸞務,並訓練新鸞手,並於壬戌年(1922)完成《化蘭轉新》,共八卷;《救世靈丹》,共四卷。
《化蘭轉新》的鸞生之中有四位 ....
- 石泉國小
的「馬公公學校石泉分離教室」,大正11年(1922)和馬公公學校的安宅、文澳兩所分離教室合併,在今馬公市石泉里1號現址設 ....
- 周王廟
01)再次重建成今貌。
日治大正11年(1922),主神周府王爺曾扶鸞降示說:「現瘟疫瀰漫,民生疾苦,乃人間倫常敗壞所 ....
- 「芳規芳躅」:安宅謝家寶樹堂芳規芳躅匾詮釋
」;下款:「堂生謝光采敬受」。大正11年(1922),安宅鄉居民成立「歸正社登善堂」,著有鸞書《新民寶篇》。此匾,原為南 ....
- 周王廟重建落成碑記
贊頌不已。
迨至民國壬戍年〔1922年〕欣逢南鯤鯓王爺出巡蒞澎駐蹕本鄉,因感其靈應,即雕李府千歲及慈濟真君金身同年開設 ....
- 清水宮
在光緒17年(1891)重修;大正11年(1922)成立「初化社虔善堂」(鸞堂),著有1部名為《寶世金篇》的善書,分為禮 ....
- 蔡欲修
號叫「銅罐修仔,打不凹」。
大正11年(1922)畢業,而後考上臺北州立工業學校(今臺北科技大學)建築科。3年中成績都 ....
- 意心社訓善堂:鎖管港鸞堂的創始
紳章條規」,頒授紳章予陳柱卿。大正11年(1922)至大正15年(1926)連任三屆馬公庄協議員,也擔任農會評議員、神社 ....
- 山水鸞堂的歷史
虔善堂(1921)、風櫃勤善堂(1922)、雞母塢嚴善堂(1922)等鸞堂都在許登岸的協助下先後成立。
山水一地自192 ....
- 醒俗金篇:山水鸞堂的首部鸞書與陳建成
化社從善堂著造的《覺世寶訓》;大正11年(1922)紅木埕濟眾社新民堂著造《啟蒙金篇》;大正15年(1926)化心社勸善 ....
- 山水上帝廟太子爺錫燭台
有款,左臺款於左側「大正拾一年(1922)」,右臺款於右側「壬戌蒲月置」;大斗下一圖案化之對稱「壽」字,下有座,座六足環底 ....
- 山水上帝廟清代壬戌年款石香爐
2年、1802年、1862年或1922年。大正9年(1920),豬母水陳自然、黃雲、陳信、林蘇發起重建上帝廟,並增建前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