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港中漁港
上社的專屬漁港,有一條小碼頭。明治30年時有專業漁戶5戶、漁民27人、漁船數9艘,本港位於澎湖本島北邊,原係由澎湖縣政府 ....
- 沙港東漁港
明治30年時有專業漁戶5戶、漁民11人、漁船數9艘,民國43年修建東平漁港防波堤,總築石材 ....
- 東遊紀略:沙港鄉陳桂屏的詩文
:用以祀念也。緩步過大學校。(明治三十年七月二十日加設)武德殿,略盼而登車回吉岡、時鐘已六下矣。
按京都為歷代帝部,自 ....
- 陳青奎
一代草聖」之譽的監察院長于右任(1897-1964)先生互有詩文往來,也加入澎湖「西瀛吟社」,平日詩作多發表於《台灣詩壇 ....
- 糯米橋
橋落成而鐫刻,粗估此橋大約建於1897年前後,於今已有120年左右之歷史。此橋港底人稱為糯米橋,當初係以糯米、石灰、紅糖 ....
- 城北村
,其中以北極殿為村廟。日治時期明治30年(1897)則改稱為「大城北鄉」,屬「林投澳」管轄,之後行政區域屢有變動。戰後與 ....
- 太武村
里),仍屬林投澳管轄。日治時期明治30年(1897)則改稱為「太武鄉」,之後行政區域屢有變動。戰後與大城北均併入隘門村; ....
- 青螺漁港
明治30年時青螺有專業漁戶15戶、漁民19人、漁船數4艘。民國39年,轉請縣政府補助修築青 ....
- 青螺煤業
因地方上之風水觀念,無人開採。明治30年(1897)時由日本人山野七郎取得採礦權,所產的礦產為亞炭,但因為炭質不佳、採煤 ....
- 保安宮
源,以及興建之年代。
然而,明治30年(1897)12月《台灣總督府檔案》社寺調查資料,北寮保安宮創建的年代記載為「不 ....
- 南北寮漁港
明治30年時南寮有專業漁戶80戶、漁民102人、漁船數20艘,北寮有專業漁戶18戶、漁民2 ....
- 菓葉村
大山嶼「奎璧澳」管轄。日治時期明治30年(1897)則改稱為「菓葉鄉」,之後行政區域屢有變動。民國63年(1974)開始 ....
- 洪明庭
人溫厚正直,古所謂君子也者與。明治30年(1897)拜命大山澳辦務署副署長,同年六月錄用隘門辨務署參事,明治33年(19 ....
- 龍門村
路二十里,即龍門港)。日治時期明治30年(1897)改稱為「良文港鄉」,之後行政區域屢有變動。戰後與尖山村合併,改稱為湖 ....
- 尖山村
居,以漁業及農業為生。日治時期明治30年(1897)則改稱為「尖山鄉」,之後行政區域屢有變動。戰後併入湖西鄉龍門村;後為 ....
- 林投村
。(1993:33)日治時期:明治三十年(1897)則改稱為「林投鄉」;明治四十二年(1909)歸屬隘門區林投澳管轄;大 ....
- 龍山
修本廟時始改名鳯凰殿也。然而在1897年12月的社寺調查中當時仍稱為萬薛府王爺廟。昭和12年(1937)南瀛佛教會的寺廟 ....
- 鳳凰殿老榕樹
將林投的廟宇記載為天公廟。依據1897年12月的社寺調查,林投的廟宇為萬薛府王爺廟而非天公廟。
林投鳳凰殿前的老榕樹自 ....
- 三聖殿
78號,廟名:「三聖殿」。依〈光緒23年(1898)調查表〉載:「建廟年代乾隆丙午年(1786)廟名:『大巡狩宮』,表示 ....
- 隘門村
為隘門劉姓所有之祠堂。日治時期明治30年(1897)改稱為「隘門鄉」,之後行政區域屢有變動。戰後合併太武村與大城北於隘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