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將連結複製到剪貼簿
已將連結複製到剪貼簿
✕
連頁
上一頁
下一頁
出版日期|
掃描頁面|
操作提醒|
點按圖片,跳至下一頁
引用來源|
關閉|Close
網站首頁
關於平台
知識搜索
澎湖文獻資料庫
聯絡我們
馬公市|880
西嶼鄉|881
望安鄉|882
七美鄉|883
白沙鄉|884
湖西鄉|885
史前時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荷治時期
明鄭時期
清領時期
日治時期
01|文化
技藝
習俗
飲食
藝文
故事
族譜
諺語
教育
褒歌
02|宗教
寺廟
祭祀
法師乩童
厭勝物
03|歷史
建築
文物
事件
開拓
人物
04|地理
島礁
聚落
地名
環境
05|交通
海運
空運
陸運
06|衛生
醫療院所
公衛醫療
07|產業
農業
漁業
畜牧
製造業
工業
商業
08|生態
動物
植物
查詢
知識分類|
類:
產業
漁業
水產養殖
類:
產業
漁業
海藻採集
───
紫菜養殖
複製連結
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紫菜屬於紅藻類,日本人稱為海苔(nori),是澎湖重要的天然海產。根據調查,臺灣各地海岸共有5種天然紫菜,144澎湖海岸生長的主要是長葉紫菜,葉狀體平均寬約2到4公分,長度可達7公分以上,是很優良的紫菜品種。145野生的紫菜生長在各離島海岸的岩礁上,每年農曆12月到1月是紫菜生長期,冬
季風
浪越大,
氣溫
越低,紫菜長得越多越好。北海的
姑婆嶼
、
屈爪嶼
、
錠鉤嶼
、
雞善嶼
、塭仔礁、
空殼礁
等無人島所產的紫菜,品質都不錯。南海的
貓嶼
、草嶼、
頭巾嶼
、
西吉嶼
、
花嶼
也有生長,但是品質比較差。
-
野生紫菜的生長容易受到氣候因素影響,每年產量並不穩定,政府為了增加紫菜產量,從
民國56年
(1967)
起,開始試行人工養殖。
民國57年
(1968)
,省漁業局在澎湖,採集野生紫菜種苗到室內去做培育絲狀體試驗,以供應越夏附苗養殖紫菜所需的種苗。
-
民國58年
(1969)
,縣政府在裡設置紫菜種苗培育室,翌年起,為了增加野生紫菜數量,補助
白沙
、
馬公
相關村里實施掃磯及鋪設水泥礁,以播苗繁殖。148累積了幾次失敗經驗之後,到
民國61年
(1972)
底選定了
白沙鄉後寮村
30人公廟前海域,再進行人工試養,結果養殖3個月的紫菜長度達30公分,獲得初步的成果。
-
民國62年
(1973)
縣政府在裡設立育苗中心,培育絲狀體苗殼分送到
後寮
、
潭邊
、裡、
火燒坪
、
城前
及
赤馬
沿海示範掛養300棚,繁殖情形良好,成長至100公分左右,當年收穫6,000公斤,產值約45萬元。150
民國63年
(1974)
,在
後寮
內灣、裡、
火燒坪
,
潭邊
等地,設置紫菜網棚養殖示範場,掛放紫菜網200棚,但是紫菜種苗發育著床並不普遍,未能達到經濟規模。此後幾年又不斷試養,到
民國68年
(1979)
在
沙港
及
後寮
海域進行的紫菜海上附苗養殖才獲得佳績,兩地各有20棚,共採收1,300餘公斤。
-
民國69年
(1980)
縣政府開始補助養殖戶,推廣紫菜養殖業,產量隨之逐年提高。裡海產種苗培育中心培育的紫菜種苗,原先以免費提供漁民養殖,到
民國72年
(1983)
,開始供不應求。為了增加培育量,自翌年起酌收工本費(
民國73年
每粒1元),
民國83年
(1994)
又恢復免費,
民國84年
(1995)
則每粒收費1.6元,縣政府就以這些收費成立紫菜發展基金。
-
民國75年
(1986)
,全縣的養殖戶計有36戶,養殖數量3,107棚,面積15公頃,
民國74年
(1985)
的總生產量約20公噸,價值300萬元,發展情形相當良好。紫菜的養殖期剛好是冬季的漁業淡季,遠景看好。翌年起包括
沙港
、
講美
、
後寮
、
紅羅
、
白坑
、
二崁
、
竹灣
等地都紛紛試養。152歷年來的紫菜養殖主要分布在
講美
、
沙港
、
後寮
、成功、
瓦硐
、
港子
、
岐頭
等7個村里,其他村里只有零星的養殖。以海區來看,可分為
講美
鄰近海區、
成功水庫
下游西岸鄰近海區、
瓦硐
鄰近海區。其中北起
岐頭
,沿著
港子
、
鎮海
、
講美
到
蒔板頭山
所圍繞的
講美
鄰近海區,因為開口朝東,區內
潮間帶
寬廣,底質主要是砂礫質,水質清澈,最適合紫菜生長。尤其是
講美碼頭
以東到坪歧嶼之間為,由於坪歧嶼及碼頭的阻浪作用,最有利於附苗,為歷年全縣紫菜養殖最成功的區域(表4-11),因此在
民國76年
(1987)
成立了紫菜養殖專業區。
-
資訊引用|《續修澎湖縣志(卷五)|物產志》
知識建檔|2021-12-20
修正建議回報
完整閱讀
引用書籍
|
▲隱藏連結
續修澎湖縣志.卷五物產志
|
第212頁
查詢
最新知識
近日更新
乞一隻龜、射一道謎:鎖港后窩土地公廟元宵節活動
|
鎖港里
|
藝文
日治時代澎湖廳〈飼犬取締規則〉
|
日治時期
|
公衛醫療
竹灣村880號三等三角點
|
明治
|
竹灣村
|
文物
1907年澎湖廳種痘時程與竹篙灣大義宮正名
|
明治
|
公衛醫療
陸軍省澎湖島要塞第二地帶標第二四號石
|
大正
|
龍門村
|
文物
荷蘭時代台灣史中的澎湖
|
荷治時期
|
開拓
講美村「保安林界」碑
|
戒嚴期
|
講美村
|
文物
外垵村內補331號三等三角點
|
戒嚴期
|
外垵村
|
文物
颶風鼓浪,海水噴沫,漫空潑野:澎湖的鹹水煙
|
環境
槑社:清末林介仁倡設的詩友社團
|
光緒
|
藝文
竹仔街
|
池東村
|
建築
日治時代澎湖廳〈飼犬取締規則〉
|
日治時期
|
公衛醫療
王爺驅逐大流感
|
大正
|
復興里
|
祭祀
大赤崁瘟疫
|
明治
|
赤崁村
|
公衛醫療
案山大瘟疫
|
案山里
|
公衛醫療
頭蝨
|
公衛醫療
血絲蟲病
|
公衛醫療
肝病
|
公衛醫療
精神病
|
公衛醫療
砂眼
|
公衛醫療
平台知識總數
7,340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