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ghu.info|澎湖知識服務平台

紫菜養殖

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紫菜屬於紅藻類,日本人稱為海苔(nori),是澎湖重要的天然海產。根據調查,臺灣各地海岸共有5種天然紫菜,144澎湖海岸生長的主要是長葉紫菜,葉狀體平均寬約2到4公分,長度可達7公分以上,是很優良的紫菜品種。145野生的紫菜生長在各離島海岸的岩礁上,每年農曆12月到1月是紫菜生長期,冬季風浪越大,氣溫越低,紫菜長得越多越好。北海的姑婆嶼屈爪嶼錠鉤嶼雞善嶼、塭仔礁、空殼礁等無人島所產的紫菜,品質都不錯。南海的貓嶼、草嶼、頭巾嶼西吉嶼花嶼也有生長,但是品質比較差。
-
野生紫菜的生長容易受到氣候因素影響,每年產量並不穩定,政府為了增加紫菜產量,從民國56年(1967)起,開始試行人工養殖。民國57年(1968),省漁業局在澎湖,採集野生紫菜種苗到室內去做培育絲狀體試驗,以供應越夏附苗養殖紫菜所需的種苗。
-
民國58年(1969),縣政府在裡設置紫菜種苗培育室,翌年起,為了增加野生紫菜數量,補助白沙馬公相關村里實施掃磯及鋪設水泥礁,以播苗繁殖。148累積了幾次失敗經驗之後,到民國61年(1972)底選定了白沙鄉後寮村30人公廟前海域,再進行人工試養,結果養殖3個月的紫菜長度達30公分,獲得初步的成果。
-
民國62年(1973)縣政府在裡設立育苗中心,培育絲狀體苗殼分送到後寮潭邊、裡、火燒坪城前赤馬沿海示範掛養300棚,繁殖情形良好,成長至100公分左右,當年收穫6,000公斤,產值約45萬元。150民國63年(1974),在後寮內灣、裡、火燒坪潭邊等地,設置紫菜網棚養殖示範場,掛放紫菜網200棚,但是紫菜種苗發育著床並不普遍,未能達到經濟規模。此後幾年又不斷試養,到民國68年(1979)沙港後寮海域進行的紫菜海上附苗養殖才獲得佳績,兩地各有20棚,共採收1,300餘公斤。
-
民國69年(1980)縣政府開始補助養殖戶,推廣紫菜養殖業,產量隨之逐年提高。裡海產種苗培育中心培育的紫菜種苗,原先以免費提供漁民養殖,到民國72年(1983),開始供不應求。為了增加培育量,自翌年起酌收工本費(民國73年每粒1元),民國83年(1994)又恢復免費,民國84年(1995)則每粒收費1.6元,縣政府就以這些收費成立紫菜發展基金。
-
民國75年(1986),全縣的養殖戶計有36戶,養殖數量3,107棚,面積15公頃,民國74年(1985)的總生產量約20公噸,價值300萬元,發展情形相當良好。紫菜的養殖期剛好是冬季的漁業淡季,遠景看好。翌年起包括沙港講美後寮紅羅白坑二崁竹灣等地都紛紛試養。152歷年來的紫菜養殖主要分布在講美沙港後寮、成功、瓦硐港子岐頭等7個村里,其他村里只有零星的養殖。以海區來看,可分為講美鄰近海區、成功水庫下游西岸鄰近海區、瓦硐鄰近海區。其中北起岐頭,沿著港子鎮海講美蒔板頭山所圍繞的講美鄰近海區,因為開口朝東,區內潮間帶寬廣,底質主要是砂礫質,水質清澈,最適合紫菜生長。尤其是講美碼頭以東到坪歧嶼之間為,由於坪歧嶼及碼頭的阻浪作用,最有利於附苗,為歷年全縣紫菜養殖最成功的區域(表4-11),因此在民國76年(1987)成立了紫菜養殖專業區。
-
資訊引用|《續修澎湖縣志(卷五)|物產志》
修正建議回報


▲隱藏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