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網站首頁
02|關於平台
03|知識搜索
04|澎湖文獻資料庫
05|聯絡我們
880|馬公市
881|西嶼鄉
882|望安鄉
883|七美鄉
884|白沙鄉
885|湖西鄉
史前時代
宋朝
元朝
明朝
荷治時期
鄭氏時期
清領時期
日治時期
01|文化
工藝
習俗
飲食
藝文
故事
族譜
諺語
教育
褒歌
02|宗教
寺廟
祭祀
法師乩童
厭勝物
03|歷史
建築
文物
事件
開拓
人物
04|地理
島嶼
聚落
地名
環境
05|交通
海上交通
空中交通
陸上交通
06|衛生
醫療院所
疾病防治
07|產業
農業
漁業
畜牧
08|商業
商店
查詢
歷史
人物
仕宦
歷史
人物
文人
───
杉山靖憲
澎湖縣
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日本東京人,
大正5年
(1916)
以臺灣名勝舊蹟誌編纂主任編纂《臺灣名勝舊蹟志》一書,此為臺灣總督府首次名所舊蹟調查的結果。據該書「序言」稱,本書包括331處名所舊蹟,內容皆其實地探查,加上各廳調查的基礎資料所得。有關澎湖部分列有
媽宮城
、媽祖廟(
澎湖天后宮
)、
紅木埕
城、
孤拔
中將墓、千人塚(日本混成枝隊、陸軍軍人軍屬合葬墓|
西文千人塚
)、
施將軍廟
、
嘉蔭亭
、
萬歲井
、
萬軍井
、田中井、
松島艦遭難紀念碑
、
北島燈臺
、
漁翁島燈臺
。
大正12年
(1923)
5月,由日本拓殖局調任臺南州新化郡郡守,
大正13年
(1924)
年底就任第18任澎湖郡守,任內澎湖郡恢復為澎湖廳,而其亦因此而於7月離任,調任大甲郡守一直到
昭和5年
(1930)
離任。
-
其在澎湖郡守任內發揮所長和經驗,著《澎湖を古今に涉りて》一書,共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澎湖舊話,分別是
媽宮
的傳說與澎湖;澎湖的地名由來、倭寇與澎寇、日本甲螺與澎湖、紅毛與澎湖、鄭氏時代與澎湖、清領時代與澎湖、
清法戰爭
與澎湖、日清戰役與澎湖;第二部分是澎湖現狀,共分13部分,分別是總敘、行政區劃及其沿革、街庄、教育教化、衛生、社會事業、水產、商業、工業、農業、畜產、林業、礦產、交通、金融、會社、諸官衙;第三部分是名勝舊蹟。有關澎湖部分共有23處,包括列於《臺灣名勝舊蹟志》所載的13處,減少
北島燈臺
1處,多了以下11處:
文石書院
、
通梁榕樹
、
觀音亭
、上陸紀念碑、萬人塚(即法兵戰歿者碑,位於
風櫃尾
)、
松島紀念館
(《名勝舊蹟志》列在松島遭難紀念碑中)、
Bokhara遭難紀念碑
(
布哈拉號
在
1892年
遭難於
白沙庄
姑婆嶼
,香港居民在該嶼為受難者立碑紀念)、軍艦
廣丙號
遭難紀念碑(
1895年
清日戰爭
因颱風坐礁,死亡將士38人)、第16號水雷艇遭難紀念碑(
1895年
日軍犯澎時,在
媽宮港
沉沒,死亡將士14人)、奈良丸遭難紀念碑(
1897年
在
目斗嶼
因遭颱風沉沒,死亡水雷布設隊司令以下將士8人)、
七美
人之墓。
-
文字來源|續修澎湖縣志(人物志)
知識錯誤回報
完整閱讀
查詢
最新知識
近日更新
三年等一水,一水吃三年
|
諺語
內垵村的媽祖廟傳說與歷史
|
內垵村
|
故事
城內陳氏祠堂
|
南港村
|
建築
忠義洞
|
西湖村
|
地名
七美人文化園區
|
南港村
|
建築
七美公有零售市場
|
南港村
|
建築
七美漁港安檢所
|
南港村
|
建築
南滬港
|
南港村
|
建築
七美發電廠
|
南港村
|
建築
日治初期澎湖廳街鄉長的職務
|
開拓
鋤頭嶼
|
東吉村
|
島嶼
初八、二四,一日兩滇
|
諺語
玉天祠
|
南港村
|
寺廟
忠義洞
|
西湖村
|
地名
內垵村的媽祖廟傳說與歷史
|
內垵村
|
故事
桶盤里
|
桶盤里
|
聚落
保安宮
|
講美村
|
寺廟
三官廟
|
風櫃里
|
寺廟
澎湖公賣局北側防空壕
|
中興里
|
建築
三代若無某,也毋通娶北島
|
白沙鄉
|
諺語
知識平台|影像總數
51,230
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