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將連結複製到剪貼簿
已將連結複製到剪貼簿
✕
連頁
上一頁
下一頁
出版日期|
掃描頁面|
操作提醒|
點按圖片,跳至下一頁
引用來源|
關閉|Close
網站首頁
關於平台
知識搜索
澎湖文獻資料庫
聯絡我們
馬公市|880
西嶼鄉|881
望安鄉|882
七美鄉|883
白沙鄉|884
湖西鄉|885
史前時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荷治時期
明鄭時期
清領時期
日治時期
01|文化
技藝
習俗
飲食
藝文
故事
族譜
諺語
教育
褒歌
02|宗教
寺廟
祭祀
法師乩童
厭勝物
03|歷史
建築
文物
事件
開拓
人物
04|地理
島礁
聚落
地名
環境
05|交通
海運
空運
陸運
06|衛生
醫療院所
公衛醫療
環境衛生
07|產業
農業
漁業
畜牧
製造業
工業
商業
林業
08|治理
選務
戶政
行政
財稅
民生
軍事
遊憩
社福
司法
09|生態
動物
植物
查詢
2025花嶼村漁具記錄|
拍攝日期:2025-04-18(星期五)
類:
首頁
產業
漁業
───
漁法技術
〈 層級:第
3
層分類 〉
複製連結
完整閱讀
馬公市(880)|
五德石滬漁業
|
五德里
|
漁法技術
五德里曾有過9口石滬,分佈在雞母塢山北側沿岸,及南塭仔附近。其中的小見、角帶、塭仔東、塭仔西、跛滬等5口是威靈宮的公產, ....
採石造滬牛車路
|
五德里
|
漁法技術
昔日,牛車是民間重要的運輸與交通工具。上山耕作,落海載運海沙、魚貨,甚至於當作結婚的「禮車」,都少不了它。 一般澎湖常 ....
井垵地曳網漁業
|
井垵里
|
傳統漁法
別名:
井垵牽罟漁業
嵵裡南岸由海岸往外約600公尺之內都是沙質海域,很適合發展底拖網漁業。嵵裡里的底拖網(俗稱「牽罟」)漁業大約創始於清同治 ....
嵵裡船曳網漁業
|
嵵裡里
|
傳統漁法
嵵裡船曳網漁業的歷史據說距今已有350年以上,大正10年(1921)左右全聚落約有14組,昭和5年(1930)有11組。 ....
風櫃焚寄網漁業
|
風櫃里
|
傳統漁法
鰮焚寄網漁業可能是大正晚年才引進風櫃的,到昭和5年(1930)仍然只有1組;漁場在馬公港外,漁期在農曆3月到8月之間,每 ....
風櫃鯛延繩釣漁業
|
風櫃里
|
傳統漁法
風櫃尾可能在移民聚居成社時就有鯛延繩釣漁業,日治時期再由參加過澎湖廳水產會辦理的鯛漁業試驗的漁民加以改良;明治38年(1 ....
桶盤地曳網漁業
|
桶盤里
|
傳統漁法
桶盤嶼在同一時期則有7組地曳網,其中陳姓3組,歐、顏、蘇、董各1組;也有人說只有5組(陳、歐、顏、蘇、董各1組),澎湖廳 ....
桶盤焚寄網
|
桶盤里
|
傳統漁法
別名:
桶盤照罾
桶盤的鰮魚焚寄網在昭和5年(1930)時有2組,就在桶盤嶼東北方約50公尺以外,底質為砂和硓古石海域作業;每個月出海天數 ....
桶盤鰆建網及鰆曳繩釣
|
桶盤里
|
傳統漁法
別名:
桶盤放𦊓及鰆曳繩釣
桶盤的漁民則只使用曳繩釣來抓鰆魚,昭和3年(1928)引進時有11組,包括搖櫓漁船9組、發動機漁船2組。搖櫓漁船的漁場多 ....
虎井地曳網漁業
|
虎井里
|
傳統漁法
地曳網漁業俗稱「牽網」又稱「牽罟」,是所有漁撈作業之中動員的人力最多,男女老少都可以參與的漁業,漁獲以鰮魚為主。虎井牽網 ....
虎井桶盤延繩釣
|
虎井里
|
傳統漁法
別名:
虎井桶盤放緄和運鯊
虎井、桶盤的延繩漁業都以釣鯛魚為主,明治37年(1904)左右逐漸改用日本式的漁具。之後又隨著日本殖民政府的漁場試驗,及 ....
虎井桶盤鰮船曳網及沙鰍船曳網
|
虎井里
|
傳統漁法
傳統捕撈鰮魚(鱙魚、丁香魚)的漁法除了地曳網漁業之外,還有漁民稱為「揨罾仔」的船曳網,鰮船曳網漁業又有雙船作業及單船作業 ....
虎井焚寄網
|
虎井里
|
傳統漁法
別名:
虎井照罾
「焚寄網」(畚箕網)是利用火光誘捕鰮魚的方法,俗稱為「照罾」,最早都以捕撈鱙仔、丁香為主,戰後引進捕撈臭肉鰮的「臭肉罾」 ....
虎井鰆建網及鰆曳繩釣
|
虎井里
|
傳統漁法
鰆建網是一種用漁網橫截魚群游走的通路,讓魚纏在網目上以便捕捉的漁法;因而網具置放𦊓的時間比較久(最長不超過24小時),不 ....
西嶼鄉(881)|
捕燕魟
|
二崁村
|
漁法技術
捕捉燕魟,是二崁傳統獨特的駕船佈網漁作方式,作業的地點都在潮間帶,隨著潮汐變化,大、小潮流各有佈網捕魟的特定位置,村人們 ....
白沙鄉(884)|
丁香網漁業
|
赤崁村
|
漁法技術
別名:
丁香魚漁業
丁香網漁業是目前赤崁村夏季的主要活動,其技術經過四次變動,由早期的丁香罾、埋罾、畚箕罾,到今日的扒網,以下將分別依據漁民 ....
採集漁業
|
赤崁村
|
漁法技術
魚貝類的採集是珊瑚礁棚發達的地區一項重要的生計活動,赤崁和吉貝沿岸均擁有面積廣大的珊瑚礁棚,但是赤崁因位置較開放且夏季又 ....
薯鰻管
|
赤崁村
|
漁法技術
此種漁法亦屬於陷阱類,專捕薯鰻,光復後才引進。其捕魚的原理是利用一支塑膠水管,長約一公尺,其兩端的管口呈喇叭狀外寬而內窄 ....
赤崁延繩釣漁業
|
赤崁村
|
漁法技術
延繩釣俗稱放緄仔,約在一百多年前傳入本村。以捕捉魴為主的延繩釣,作業時間由陰曆一月至三月;作業地點為赤崁及後寮沿岸淺瀨處 ....
赤崁手釣漁業
|
赤崁村
|
漁法技術
手釣漁業:手釣是一種最簡單的釣具,由一根釣繩、一塊沈子、一小段細網繩及一個釣鉤所組成。早期使用無鍍金的釣鉤,大約在昭和時 ....
知識條目共69則(分為4頁) ,您目前在第3頁
上一頁
3
下一頁
查詢
最新知識
近日更新
潭邊石滬漁業
|
潭邊村
|
石滬
重修二興宮碑記
|
大正
|
二崁村
|
石碑
小池淨水場
|
大池村
|
水源
外垵養牛場
|
外垵村
|
畜牧發展
內垵遊憩區
|
內垵村
|
遊憩園區
二崁埤塘
|
二崁村
|
水井水池
二崁養羊場
|
二崁村
|
畜牧發展
小門遊憩區
|
小門村
|
遊憩園區
小門菜宅
|
小門村
|
農業設施
魚塭養殖
|
二崁村
|
水產養殖
保定宮
|
港子村
|
關帝廟
馬公第一公墓
|
重光里
|
殯葬
安宅石滬漁業
|
安宅里
|
石滬
草樹仔尾
|
重光里
|
植物地名
重光石滬漁業
|
重光里
|
石滬
通梁石滬漁業
|
通梁村
|
石滬
東衛滬
|
東衛里
|
石滬地名
岐頭石滬漁業
|
岐頭村
|
石滬
五天宮
|
光緒
|
橫礁村
|
待分類廟
中屯石滬漁業
|
中屯村
|
石滬
平台知識總數
7,680
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