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來源:許玉河老師。

外垵三仙塔?外垵煙墩

閱讀時間 ── 約 6 分鐘

西嶼鄉外垵村東、西兩側均有山丘─東埔山與西埔山,西埔山一代且為清代航行澎湖的最重要地標西嶼頭所在地。兩座山丘上均建有石塔,稱為東三仙塔西三仙塔。《澎湖辟邪祈福塔》一書依據外垵村的居民描述認為,外垵地形宛如畚箕,北高南低,東邊山頭在左邊俗稱「男左」,西邊山頭在右邊俗稱「女右」。因外垵村以漁業為生,男性出海經常遭到不測,故男生的壽命比女生短,村民認為此乃因村東山頭的山脈,向南延伸較短,故男生壽命較短,經溫府王爺指示:「在村東山頭的盡頭最接近海之處建三仙塔,三座塔成東西走向,形如並排往前走,意味著山勢仍可向海〈南方〉延伸,藉以延長男生的壽命」。此外,也在村西邊山頭大約與東邊山頭盡頭相等的距離建三仙塔,三座塔成南北走向,其目的在稍微縮短女生壽命,與男生能雙雙白頭偕老。
-
外垵東西兩側的三仙塔,究竟建造於何時難以稽考。乾隆12年(1747)范咸等人纂修《重修臺灣府志》之<西嶼落霞圖>,蕭瓊瑞於《懷鄉與認同》一書認為:此圖描繪的正是由大山嶼西望西嶼的景象,島上有聚落、有叢祠廟宇,廟埕均插有旗座,南北各一。較特別的是南方一座,旁邊有類如石塔三座,應是澎湖特有的石敢當文化,而此三塔,則是位在外垵社坡頂的「三尖塔仔」。至於旁邊的廟宇,或許是外垵的「池王廟」,北方一座,或許是合橫的「溫王廟」。圖右下方大海中有船舶三艘,島的上方,海天交接處,又有飛鳥三隻;彩霞橫亙天際、曲折蜿蜒,象徵色彩的多樣與變化。
-
蕭瓊瑞解析此圖,有幾點的必須重新釐清。首先,外垵並無「池王廟」而是「溫王廟」;「池王廟」位於內垵而非外垵。其次,清代並無合橫地名之說法,而是合界頭橫礁,兩地的寺廟從1897年日人的社寺調查分別為「池王廟」與「昭德宮」。第三,所謂「島上有聚落、有叢祠廟宇,廟埕均插有旗座,南北各一」的說法,此圖所描繪的屋宇並非廟宇叢祠,只是聚落而已。旗座、旗杆與旗幟是清代台灣澎湖各地輿圖常見官方行政或軍事機構所在地,並非廟宇的設施。第四,所描繪「類如石塔三座應為澎湖的石敢當信仰」也值得進一步討論。
-
澎湖自明末以來一直是海防的前哨,康熙35年(1696)高拱乾纂修《臺灣府志》提及有關的「煙臺」計有:一在安平鎮鹿耳門港口。一在上淡水雞籠城外。一在澎湖媽祖宮山巔。一在澎湖西嶼頭山巔。乾隆十二年(1747)《重修臺灣府志》更加詳細:澎湖左營有砲臺六座(媽宮澳一座、八罩汛三座、嵵裡汛二座)、烟墩六座(八罩汛三座、嵵裡汛三座),澎湖右營有砲臺三座(外海西嶼頭)、烟墩六座(外海西嶼頭五座,大北山、瓦硐港一座)。
-
乾隆32年(1767)的《澎湖紀略》相關的煙墩設施數十座,遍佈澎湖各地,光西嶼一地即有內塹汛:烟墩三座;外塹汛:烟墩三座,礮臺一座;小門汛:烟墩三座。乾隆17年(1752)《重修臺灣縣志》的澎湖輿圖在西嶼頭右方的內垵畫有石塔三座,旁邊的文字註明塘汛。無獨有偶,望安八罩西嶼頭如出一轍同樣畫有石塔三座,也是註明塘汛。將軍澳則有類石塔一座。這些石塔應是清代方志所記載的煙墩而非石敢當信仰中的石塔。
-
清代基於軍事考量,於澎湖設置數十處煙墩,也讓澎湖各地流下許多「煙墩」的地名。包括:虎井里西山東南角的「煙墩下」;望安東安村的煙墩山位在望安島東南,恰處潭門港網垵口兩地之間,標高約16公尺,居高臨下,向東北俯視潭門港將軍澳西端北方的高地,最高點標高有25.8公尺,其東北較陡的岸壁地帶稱「煙墩腳」。花嶼煙墩山也是早期日軍營區,其南側及西側有防禦牆遺蹟。西吉煙墩山的北方,為島上最高處,標高約22.5公尺,早年以迄民國四、五十年代,西吉村因缺乏對外通訊工具,故一旦有急難或事故,村民都會在煙墩山上薰燒煙火或插一面白旗,向東吉村求援。竹灣漁民「出海返航時最先看到的地點就是煙墩山,標高35公尺,每年十月村民會有殺豬宰羊拜煙墩的習俗。位在小門外港的南岸後滬仔南兵營,稱為煙墩仔城後寮村瞭望山又稱煙墩山,也應是「築墩探瞭」,清代分駐汛防之處。
-
外垵東西兩側的三仙塔,極可能為上述外塹汛與內塹汛那三座的煙墩所演變而來。清代澎湖自康熙23年(1683)設立營制,陸續起蓋墩臺營房。嗣後凡遇損壞,例由協營移會澎糧廳估價造冊請修。乾隆二年、五年俱被風雨刮壞,奉文酌撥閒款修葺,後來又漸次倒壞。這些倒壞的煙墩炮臺,逐漸失去軍事上的重要性為官方所廢棄,地方人士透過民間信仰的力量轉化為今日外垵的三仙塔,也成為外垵最著名的地標之一。
-
作者|許玉河老師
知識建檔|2019-04-21
修正建議回報


▲隱藏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