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美古稱
大嶼。有關
七美人塚的傳說,其文本不勝枚舉。內容大概為:明嘉靖年間,
大嶼居民屢次遭受海盜的侵襲,有一次海盜上岸擄掠,有七名女子不願受辱而投井自殺,爾後井中長出七棵樹,相傳為七名女子魂魄所化。有關
七美人塚的相關傳說,最早的文獻記載始於《
澎湖廳志》:
-
八罩而南為
南大嶼,海濱僻處有花數株,莫知其名,開時色頗絢爛。有折之者,則病作。或云,前朝人避亂居此,遭海寇,有女子七人投井死,此花產於井中,殆魂魄所化也。近時農人鋤地者,嘗得磁器之屬。
-
七美人塚的故事從當地人口耳相傳後,為《
澎湖廳志》所採錄,歷經
日治時期立碑的強化,
民國三十九年(1950)何志浩將軍親臨
大嶼賦詩憑弔並立新碑。爾後,政府為表揚七位貞女的精神,而將「
大嶼」改名為「
七美」。傳說中的故事經由文學小說、報章雜誌以及媒體的傳播,已成為
七美人共同的歷史記憶,也是澎湖人耳熟能詳的故事。
-
無獨有偶,
東吉當地也有「五仙女之墓」或「五姑娘之墓」,墓塚位在
東吉東北方的
大坪海岸。從筆者於近二十年前聽老村長林柱講述、鄭明成先生聽聞的版本,以及詹雅晴小姐發表於〈
澎湖南方四島墓葬聚落調查〉的研究,其故事內容為清朝時,有海盜劫掠
東吉,有五位女子不願受辱集體殉節,
東吉居民感佩其節操,乃將五位女子葬於
大坪海岸。
-
七美人塚的故事原型是:「前朝人避亂居此,遭海寇,有女子七人投井死」。《
澎湖廳志》因成書於清末,故而「前朝人避亂居此」,或為明朝末年海盜威寇之禍,中國沿海居民逃難於
大嶼,以區別於國朝(清朝)。為惡的罪魁禍首是海盜欲親狎當地女子所造成的悲劇。「五姑娘之墓」的時代則為清朝,侵犯者仍為海盜。
-
海盜之禍與傳說故事,明、清兩代不絕於澎湖。然而,海盜打家劫舍侵犯女子的故事卻都發生於澎湖南海的
七美與
東吉,
澎湖本島與北海諸島不曾聽過類似的傳說。從歷史文獻考察,清代統治台灣、澎湖後,對於中國人移民台灣多所限制。澎湖南海諸島更在吏治鞭長莫長與盜賊危害的雙重考量下,仿效前朝「徙民虛地」,將
大嶼的居民(
七美)徙歸
八罩(
望安),永為禁地,不准報墾。
東吉、
西吉、
半坪嶼(按:今
東嶼坪、
西嶼坪)、
花嶼等地亦不准
牧羊,藉以防微杜漸。
-
七美人塚與
東吉五姑娘的傳說,或因清朝的「徙民虛地」與海禁政策,造成原本居住在
大嶼、
東吉等地的居民被迫離開家鄉,原先埋葬於此的祖先
墳墓無人照料,形同無主孤魂。待下一波移民至此時,望見廢塚多有,而衍生相關的傳說文本。
七美人塚與
東吉五姑娘的傳說,兩者孰先孰後,有無互相影響,也難以追查。
-
#感謝鄭明成先生指導
-
作者|許玉河老師
知識建檔|2022-03-09。知識更新|2024-10-24
修正建議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