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案山里
到56年已增加到2,503人。民國57年到61年之間案山里的人口都在2,400人到2,500人之間起伏,而在58年軍人納 ....
- 測天島郵便出張所
(張默予1972:49)。
民國57年(1968)澎湖郵局升格為一等甲級郵局,下面分設湖西、白沙、西嶼、望安、七美、中 ....
- 中正國中
澎湖縣立中正國民中學成立於民國57年(1968),是馬公市的第二所國民中學。民國59年(1970)8月,因為澎南地區 ....
- 國軍澎湖醫院
今文光國中(原陸軍醫院院址),民國57年(1968)4月在馬公市區開辦民眾診療處,服務一般民眾。民國60年(1971)6 ....
- 石泉國小
學校」改制的「中山國民學校」,民國57年(1968)改名為「澎湖縣馬公鎮石泉國民小學」。
石泉國民小學位於馬公市郊區, ....
- 菜園里
園里的人口更增加為836人(比1968年多了91人);翌年開始下降到800人以下,到63年只有692人。民國64年更因為 ....
- 東衛國小
「澎湖縣馬公鎮東衛國民學校」;民國57年(1968),改名為「澎湖縣馬公鎮東衛國民小學」。
東衛國民小學位於馬公市郊區 ....
- 東衛社區活動中心
年(1967)的講美,及57年(1968)的沙港村和南港村。民國58年(1968)起,臺灣省訂定了「社區發展長期計畫」,本 ....
- 東衛里
更在翌年大增為1,820人;到民國57年(1968),再增加到1,915人;此後,一直到民國61年(1972),人口都在 ....
- 濟公廟
由來澎湖服役的丁豐林正式創會。民國57年(1968)開始募款籌建佛堂,由陳尋、紀能尚兩人捐獻土地,翁大樹、洪朱倫等人捐款 ....
- 懋靈殿
(1949)曾升高改建過一次,民國57年(1968)再次重修,民國76年(1987)又重建為二樓建築,於民國80年(19 ....
- 紀雙抱
聘為中國書法學會澎湖分會顧問。民國57年(1968)澎湖防衛司令部表揚為「賢德人士」。退休之後,歷任馬公二信監事主席多年 ....
- 興仁里
仁里的人口曾出現小幅的下降,到民國57年又增加為1,171人,而在58年寫下了1,207人的最高紀錄。
民國59年(1 ....
- 天主教烏崁幼稚園
遷到天主教堂東邊的平房裡上課。民國57年(1968)逐漸有興仁里及隘門新村的幼童前來就讀,園長劉貴蘭修女再增聘一位保育員 ....
- 興仁國小
人、女生122人,共278人。民國57年(1968)更名為「澎湖縣馬公鎮興仁國民小學」。翌年,該校學生數遽增為467人, ....
- 陳換良
。
民國53年(1964)、民國57年(1968)及民國62年(1973)陳換良分別當選第六、第七及第八屆縣議員,在議 ....
- 烏崁里
之後烏崁里的人口開始下降,民國57年(1968)到62年(1973)之間還都在1,500人以上,民國63年減少為1, ....
- 蔡獎
24年(1891年)出生,卒於民國57年(1968)。父親蔡清是文石書院童生,他自幼隨父親攻讀四書五經,也曾從澎湖碩儒吳 ....
- 鐵線里
櫃里,成為現在的201號縣道;民國57年(1968)鳳鳴廣播電台則選在縣道旁的鐵線公車站牌附近購地興建轉播站,而成為鐵線 ....
- 鳳鳴廣播電台轉播站
雄市九如二路興建鳳鳴大廈。
民國57年(1968)鳳鳴廣播電台響應政府「希望各電台在偏遠地區建立轉播站」的號召,到澎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