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仙宮
體之濫觴,也是行商休憩的地方。大正14年(1925)將清代「台廈郊」之名稱改為「台廈郊實業會」,會員由街內(中央街)商人 ....
- 奉憲勒石永禁拆毀照牆及店屋碑
月27日,伊能嘉矩(1867-1925)奉總督府之命前來澎湖做舊慣調查,12月30日伊能搭乘福岡丸自基隆出發,至1901 ....
- 清風閣匾
、藝能或生活文化特色:清風閣是大正14年(1925)天后宮改建完成之後,澎湖文人雅士唱酬的處所,立樓閣內遠眺,尤增情境與 ....
- 九百年卅六島楹聯
鎮帆檣阭渡沐神庥」;上聯年款「大正十四年嵗次乙丑季春月謹撰」,下聯落款「董事郭鶚騰郭廷光蕭杰陳翀漢徐聯輝藍永茂仝敬獻」, ....
- 公善樓匾
藝能或生活文化特色:見證澎湖在大正14年(1925)以後,地方籌畫公義善舉的文物,與閣樓並存,足以發思古之幽情。2、數量 ....
- 育嗣麟趾楹聯
年代:1925年
直長形平面木楹聯,頂有如意頭形金屬掛環,聯面燻黑嚴重,原有散貼碎金箔,字皆陰 ....
- 誕降嘉種匾
字有破鋒,上下款為嵌板,上款「大正乙丑季秋吉旦」,下款「東山信士朱迺禎率孫世恭世儉仝叩謝」。背似有榫自頂凸出。
指定 ....
- 張溪泉
為漁村培育許多傑出之中堅份子。大正14年(1925)以後,許多漁村也相繼成立漁業組合,澎湖的水產業乃逐漸建立現代化產銷機 ....
- 澎湖臺廈郊實業會
,為一澎湖臺籍商人的職業團體。大正14年(1925)改組成「澎湖臺廈郊實業會」,昭和4年(1929)改稱「澎湖實業會」, ....
- 正氣參天匾
於澎湖天后宮立有「誕降嘉種」(大正14年,1925)。
文字引用|硓𥑮石季刊第59期 ....
- 澄源堂
,太和堂則稱為女堂。
然而,大正14年(1925)《臺灣日日新報》卻有截然不同的報導:「西瀛黃公步梯,前清張顯貴總兵之 ....
- 太和堂
,太和堂則稱為女堂。
然而,大正14年(1925)《臺灣日日新報》卻有截然不同的報導:「西瀛黃公步梯,前清張顯貴總兵之 ....
- 一方保障匾
夏爲4月。本廟「宣講社」成立於大正14年乙丑(1925)。〈馬公宣講社記事〉(昭和8年,1933):「故自乙丑年,陳君朝 ....
- 藍木
天后宮就由兩人合作進行,一直到大正14年(1925)才完工。
當天后宮要重修時,由宮方派他與朱進等3人到臺灣各地去參觀 ....
- 私立馬公幼稚園
澎湖的第一所幼稚園是大正14年(1925)1月,由澎湖著名的實業界日本人上瀧利雄所創辨的「私立馬公幼稚園」。當 ....
- 謝自南
技術,同年已被認定為木匠頭手,大正14年(1925)18歲替父親繪製馬公觀音亭重修圖案,展現修建廟宇才華。一生參與70多 ....
- 陳慶池
郡守清水喜七調至高雄州岡山郡。大正14年(1925)再隨清水喜七調至臺灣總督府臺北博物館。大正15年(1926)澎湖郡役 ....
- 澎湖區漁會
也先後成立了「將軍澳漁業組合」(1925)、「水垵漁業組合」(1926)、「鎖管港漁業細合」(1926)、「內垵漁業組合」 ....
- 東安宮
,稍後又增雕文衡聖帝寶像。曾在大正14年(1925)開設稱為「正修社寶善堂」的鸞堂,到昭和19年(1944)更名為「化育 ....
- 「芳規芳躅」:安宅謝家寶樹堂芳規芳躅匾詮釋
此匾,原為南天文衡聖帝於乙丑年(1925)農曆元月初三日降鸞,賜與「正堂主兼正校」謝光采之匾文,南天文衡聖帝於《新民寶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