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與節孝:澎湖的傳統女性形象
-
「澎湖查某台灣牛」是清代的志書-《
澎湖廳志》形容澎湖女人的一句俗諺。澎湖的婦女不只從事「討海」的工作,陸地上的耕作,女性一樣要辛勤以赴。劉家謀的<海音詩>曾如此形容澎湖的女性:
-
辛苦耕漁朝暮偕,飢來薯米爨牛柴。
-
煌煌六十年中紀,貞節如林聚一崖。
-
蓋因「澎湖地皆赤鹵,可更者甚少,俱以海為田。男子日則乘潮掀網,夜則駕舟往海捕釣;女人亦終日隨潮漲落,赴海拾取蝦蟹螺蛤之屬」。其次,澎民男有耕,而女無織。一切種植,男女並力,而女更勞於男。蓋男人僅犁耙反土,其餘栽種耘耨,多由女人任之。「上山落海」的勞碌生活,是澎湖傳統婦女昔日的生活寫照。
-
道光十一年(1831),澎湖大旱、又逢風災,造成全澎湖的大饑荒、民生困苦。翌年春天,興泉永道
周凱抵澎撫恤,當時的澎湖廩生
蔡廷蘭寫了一首<請急賑歌>給
周凱,請其解澎湖燃眉之急。<請急賑歌>中以一位「鄰婦」來表達澎湖的災情的慘重:
-
炊煙卓午飛,乞火聞臨婦。涕淚謂予言:恨死乃獨後。居有屋數椽,種無田半畝。夫婿去年秋,東渡糊其口。高堂留衰翁,窮餓苦相守。夫亡訃忽相傳,翁老愁難受。一夕歸黃泉,半文索烏有。嫁女來喪夫,鬻兒來葬舅。家口餘零丁,幼兒尚褓負。吞聲撫遺孤,飲泣謀升斗。朝朝掇海菜,采采不盈手。菜少煮加湯,菜熟兒呼母;兒飽母忍飢,母死兒不久。爾慘竟至斯,誰為任其咎?可憐一方民,如此計八九。恩賑曾幾多,可能活命否?救荒如拯溺,急需援以手。
-
詩中的「鄰婦」,其丈夫東渡台灣,竟客死他鄉。公公又因太過傷心也跟著過世。窮苦困頓的她,只好嫁女賣子來籌措
喪葬費。不僅如此,這位寡婦有一子尚在強褓之中,冬天到了,沒有食物可食,她只好到海邊採集海菜維生。而澎湖大飢,大多數人也都到海邊採海菜,這位寡婦又要照顧幼兒,採集到的海菜數量也隨著減少,生活的壓力,可想而知。這些堅苦卓絕的女性,也因此成為史書歌詠的對象。
-
「煌煌六十年中紀,貞節如林聚一崖」,即在描寫清代方志中的澎湖女性。
乾隆年間(1771)的《
澎湖紀略》、<人物志>中載有11位烈女的德行,
道光年間(1832)的《
澎湖續編》增加122位女性的事蹟,並區分為<女壽>、<貞女>、<貞烈>、<節孝>等篇章加以介紹。從1771至1832約六十年,節婦增逾十倍以上,比起台灣其他的方志是有過之而不及,故而劉家謀有此感概。至
光緒年間(1893)的《
澎湖廳志》則統合前面兩書的女性及當時採訪所得的資料,以<名媛>、<貞烈>、<節孝>區分,更敘述了332位婦女的德行。
-
上述的名媛、貞烈與節孝婦女之所以載入史冊,源於「節烈」為女子重要的德行之一。由於宋代理學家的倡導,官方的鼓勵,節烈逐漸演變為女子最重要的德行。宋代以後,不但社會對節烈特為重視,而且對實行節烈的方法亦別有苛求,女子不但要為夫守節,甚至要求殉夫。
-
道光18年(1838),澎湖通判魏彥儀於
媽宮天后宮內設立
節孝祠,藉以表彰節婦貞女。
大正12年(1923)天后宮改建完成後,
大正15年(1926)4月,諸紳商重立《
澎湖廳志》中臚列之節孝孝婦女牌位,由陳采蕊主其事以神轎迎入
天后宮節孝祠內安奉。
昭和6年(1931)11月23日,
郭石頭號召十餘人發起奉迎天后宮節孝牌位遊
媽宮城,共有男女四百餘人參加,所到之處香案羅列,旌表旗幟、
西瀛吟社字聯等等。參與的團體包括
海靈殿、
北辰宮、
提標館、
銅山館、
海壇館、
北極殿、
臺廈郊以及各善社贊助旗幟,旗海飛揚。會後並募金450元,作為救助貧寒節孝婦女之用。
1932年與
1933年連續舉辦此項活動。
-
提倡節孝,無非從傳統的三從四德角度來看婦女應扮演的角色。然而,當婦女走出家庭,進入學校與職場,這一道緊箍咒也逐漸地瓦解。是以
日治時期的
林介仁,也已
銅山館為書房招收女弟子修習漢文。
日治時代,女性也在教師、醫生等行業逐漸佔有一席之地。只是過程並非一蹴可及,澎湖查某台灣牛的澎湖女性形象,依舊鮮明。
-
作者|許玉河老師
知識建檔|2019-10-11。知識更新|2021-04-19
修正建議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