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ghu.info|澎湖知識服務平台

觀音亭改築碑記

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隱藏資訊

昭和2年觀音亭>改築碑記
-
大正15年(1926)8月,《臺灣日日新報》以<重修古廟>為標題報導媽宮觀音亭因風雨漂據、破壞不堪,當地士紳鍾紅樟等人申請發起經費募集,預計籌款15,000元改建。
-
同年10月5日,《澎湖廳報》第十七號,刊載觀音亭改築募集資金許可。許可日期為大正15年9月25日,<指令>:澎警保第418號寄附募集許可。募集期間約三年,預定於大正18年12月結束;募集事務所設於馬公天后宮內;發起者為鍾紅樟陳溫而、許來、林介仁許波、謝得、劉石龍呂戊辰、許金平、陳潤陳彬、林裕(堂)。預計募集金額為6,000元,此與《臺灣日日新報》所刊載之15,000元有極大差距。
-
昭和2年3月(1927)觀音亭著手興工,觀音佛祖神像出火於西嶼緝馬灣西巖寺,此因西巖寺之觀音佛祖係分香自觀音亭,兩者之間又有鸞法傳承淵源。昭和2年(1927)5月《臺灣日日新報》復以<西瀛上梁舉式>為題:觀音亭得信士林介仁、康吟都、林裕堂陳長澤鍾紅樟、許長康、吳位、陳賓、謝得、許波等發起倡修,並於5月15日午前十時舉行上棟式。增永廳長、飯田海軍司令官、陸軍參謀副官、街庄長及各官衙長、董事、有志者齊聚,僧人信婦等,亦一同臨席順序觀禮。同年10月,改築工事完竣,23日乃到緝馬灣奉迎佛像到天后宮奉安。24日早晨再列整神輿、旗幟、香擔、彩牌、藝閣及諸音樂隊、南北管等到天后宮奉迎觀音佛祖,遊行媽宮城內外一週後,再轉入觀音亭
-
從<觀音亭改築碑記>,當時澎湖廳增永吉次郎廳長(1926年7月─1928年9月)及馬公街三浦光次街長(1924年10月-1938年7月),皆熱誠支持佛寺改築。此次改築,置鐘、鼓樓於廷堦左右,修放生池於寺外;西南仍建立東、西兩廂,以為經堂、靜室、客舍、禪房之所,並修築舊有龍王廟與福德祠。碑記並言其上棟日為清和望日,適與孔聖廟同時。「清和望日」乃農曆4月15日,即為當年陽曆5月15日,此與臺灣日日新報對觀音亭的報導一致。整個改建金額逾22,000元,超出當時預估的15,000元。
-
觀音亭改築之經費來源,不僅來自於媽宮之善男信女,幾乎涵蓋澎湖各社里。尤其是西嶼庄,<街庄大字寄附金額芳名>碑,特別以西嶼庄西巖寺金一百円為首。再者,緝馬灣金四百円、內垵金四百円、外垵金三百二十円、小池角仝、竹篙灣金三百円囊括澎湖社里前五名。太和堂兼善堂、覺善社等齋堂善社也寄附捐獻。更有日人伊東正成上瀧利雄、味志次平、宮崎虎三等共襄盛舉。茲將昭和2年觀音亭>改築紀念碑碑文臚列於後:
-
盖聞佛本清淨無為,豈愛繁華之是。尚而人之瞻依,信仰必求美備而始安。現際各處廟宇俱皆一一煥新,況為我澎民眾第一信仰之觀世音佛祖,尤為我澎第一名勝之梵堂而忍令其廢墜衰頹而不之顧乎?追惟我澎觀音亭康熙卅五年興建及今,代遠年湮、風雨飄搖,其間雖經數次修葺而兩遭兵燹,剝落尤甚!恆河落日,有不堪回首之慨矣!爰是,我等發起人邀集同志多方計議,謀欲擴張而更新之,特向廳憲申請募集,幸增永廳長及三浦街長之熱誠得許可之。下付又幸而諸紳商士庶踴躍樂輸,共成義舉。遂于丁卯仲春著手興工,拓新基以宏壯其寺宇,增前進以莊嚴其山門;置鐘、鼓樓於廷堦左右,修放生池於寺外;西南仍建立東、西兩廂,以為經堂、靜室、客舍、禪房之所。其龍王祠移祀於殿之西偏,與佛祖坐向並列,均覺冠冕堂皇。如斯計劃循序舉行,其上棟日則用清和望日丑刻,適與孔聖廟同時,尤為一時之盛紀者哉!迨夫菊秋而工事告竣,計所費金額二萬二千餘圓有奇,所有樂捐善信士女另題名勒石,俾有緣人得與清超絕俗之寺宇共傳不朽云耳。何幸如之!并修築福德祠一所存旧蹟焉。
-
作者|許玉河老師
知識建檔|2019-03-28。知識更新|2020-12-30
修正建議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