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信設施
有電信」、「島島有電話」目標;民國70年(1981)12月,又完成澎湖「市內電話全部自動化」(表3-2)。民國85年(1 ....
- 臺電托兒所
7年(1978)有30多人,到民國70年代約有40多人,最高峰是民國73年(1984)的54人,最後一屆只有13人。中午 ....
- 澎水新村
牌號碼是澎水新村1至16號)。民國70年(1981)左右,又在北邊空3也興建了3棟二層樓,民國79年(1990)因為空心 ....
- 慈光托兒所
士成立由靈光殿所興辦的托兒所。民國70年(1981)9月1日,托兒所成立於馬公市文光路25巷16弄4號的活動中心內,命名 ....
- 靈光殿
線已難以維持。51靈光殿因此在民國70年(1981)將五個營頭集中到靈光殿廣場前的西南角凹池)由廟公在每天清晨五點半及下 ....
- 胡來順
、光榮里活動中心,任主任委員,民國70年(1981)創辦慈光托兒所任所長。民國70年(1981)5月23日因興辦公益及慈 ....
- 合榮海產加工廠
乾貨。合榮的產品以外銷為主,到民國70年代以後由於有大陸、越南、菲律賓等地的魚貨加工品進口競爭,獲利已大不如昔。再加上澎 ....
- 天一食品
店面,和當時的錦江大飯店比鄰。民國70年(1981),是天一食品的顛峰期,同時也漸漸由第2代負責人黃忠義接手,後來由於景 ....
- 重光漁港
預備,否則退潮時就無法出海。到民國70年(1981)以後,政府才在重光里威靈殿北方(後面),修建一座小型的漁港。重光漁港 ....
- 萬善同歸
碑上書寫「庚午年蒲夏之月原建,民國七十年桐月(農曆3月)重修,馬公鎮公所」的字樣。
資訊引用|馬公市各里人文鄉土叢書( ....
- 謝自南
北極殿(1979)、鎖港坤元寺(1981)、赤崁廟(1986)、湖西天后宮(1989)等。其對數學向有研究,曾深入探討三角 ....
- 重光里
在的四維路到敬業路之間,大約到民國70年(1981)以後,才有一些連棟式的「二樓三」透天公寓出現在五福路、文光路交叉口一 ....
- 西衛漁港
碼頭邊,進出港作業十分不便;到民國70年(1981)左右,政府才在宸威殿東側沿岸修建一個小型的漁港。
到民國85年(1 ....
- 西衛社區牌坊
路與光復路交叉口北側。西衛里在民國70年(1981)成立社區理事會時,早已興建了社區活動中心及社區籃球場,翌年6月由高自 ....
- 西衛里
後逐漸蔓延到五福路南側。
到民國70年(1981)左右,五福路南側的農述已佈滿了連棟公寓,新建的住宅群又改向光復路兩側 ....
- 澎湖縣立圖書館
8年(1979)3月正式落成。民國70年(1981)8月位於馬公市中華路230號的澎湖縣文化中心大廈落成,該館奉令遷入, ....
- 澎湖縣立文化中心
國69年(1980)1月開工,民國70年(1981)4月完成第一期工程,同年10月24日正式啟用。之後二、三期工程陸續完 ....
- 馬公第三漁港
0噸級以下漁船2,000艘。從民國70年(1981)動工,前後經過12年的工程,到民國82年(1993)才全部完工,投資 ....
- 陽明里
亭」,及日治時期的「火藥庫」,民國70年(1981)以後又增加了現在的第三漁港,南海遊客服務中心以北、到魚貨市場之間的海 ....
- 澎湖區漁會
合作經營斑節蝦養殖,外銷日本。民國70年(1981),第一漁港的魚貨拍賣場腐蝕不堪使用,經省政府補助345萬元興建馬公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