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ghu.info|澎湖知識服務平台

萬善同歸

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我國民間自古就以「澤及枯骨」為美德,民眾每遇無主屍骨常基於憐憫及積陰德的心理,而樂於出錢出力,讓無名屍入土為安,因此各地常有許多年代久遠的無祀小祠,媽宮的「石厝仔」就是其中的一個例子。石厝仔本來建在媽宮澳西邊海濱,俗稱為「西垵仔」的地方,創建於清康熙23年(1684),祠左有一座收埋枯骨的大墳。日治大正2年(1913),海軍徵用祀壇,由當時的媽宮區長陳柱卿主持重建於現在的民族路公車調度中心北側,更名為祀壇,左右側室兼做貯骸所,祠旁還建有3個大墓。
-
民國64年(1975)前後,兩個側室傾圯,由台厦郊後人許等成等人出面募款重修,同時在草樹仔尾原來的「萬善同歸」(設置於1930年)東側,另外建一座「萬善同歸」墓坑,以安納骨骸。當時馬公鎮公所也將祠壇周圍的墓葬遷移,另外設了一座納骨坑把沒有人出面認領的骨骸(上引書:41)。民國70年(1981),謝界和鎮長鑑於日治時期設立的「萬善同歸」墓已破碎不堪,而加以重修,因此目前墓碑上書寫「庚午年蒲夏之月原建,民國七十年桐月(農曆3月)重修,馬公鎮公所」的字樣。
-
資訊引用|馬公市各里人文鄉土叢書(第6輯|2006年
修正建議回報


▲隱藏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