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ghu.info|澎湖知識服務平台

馬公城隍廟敬字社德善堂神明牌位

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馬公城隍廟大殿頂桌有兩塊牌位,其一:「太上感應牌位」,此塊牌位為昔日宣講時所使用,宣講時兩側也掛出「諸神監察」牌、「幸勿喧嘩」牌,以正觀瞻。其二,為與鸞堂有關的「玉敕南天文衡聖帝翊漢天尊関正主席本境主靈應侯趙副主席糾察天尊廣擇(澤)尊者朱仝之牌位」,以下簡稱「正主席本境主靈應侯趙」牌位。這兩塊牌位近年來經過重新整修後,呈現金漆紅字的外觀,與原貌不同。
-
「正主席本境主靈應侯趙」牌位,為昭和6年(1931)歲次辛未年陰曆10月,黄協恭、陳飛來、許臥雲等人成立敬字社德善堂,扶鸞著造《樂岸玉真》時所製作。昭和年間,尚有慈善堂、誘善堂、勤善堂等鸞堂皆以城隍爺為鸞堂正主席。由於城隍廟活動頻繁,敬字社德善堂為避免相互干擾,遂轉而以黃家(今日立飯店)為扶鸞場址。黃家位處北甲境內,故而朱府王爺以「糾察天尊廣澤尊者」之尊銜任該堂副主席。
-
德善堂神明職務中,尚有代天巡狩五府千歲,大千歳白、二千歲施、三千歳柳、四千歳方、五千歳柴。此五府千歲姓氏與今日坤儀堂的五府千歲姓氏完全一致,這也是坤儀堂源自德善堂的證明之一。歲次甲戌(1934)12月初1日,謝靜觀、陳其火等人重整鸞務,12月24日玉詔頒讀正式成立化民社明善堂,著造《明化金篇》,明善堂正主席為北辰宮朱府王爺,有隸屬北甲北辰宮的性質。然《明化金篇》並無任何代天巡狩神明任職其中或降筆。其次,馬公南甲海靈殿日治時代迎請三府千歲,東甲北極殿聿新社寶善堂亦無五府千歲之記載,此五府千歲究竟是來自日治時代媽宮城內哪一座寺廟迎王,仍無跡可尋。
-
日治時代,黃葉青本為德善堂女鸞生之一。二次戰後黃寅、黃葉青夫婦與許瑞添等鸞生,捐資興建寺廟作為扶鸞之所。民國36年(1947)寺廟完竣,定名為坤儀堂,也因黃寅、黃葉青夫婦出力最多,遂以黃葉青為首任住持,立觀音菩薩為主神。日治時代,五府千歲紙糊神像於今仍為坤儀堂所崇奉,「正主席本境主靈應侯趙」牌位,則留在城隍廟內供奉。
-
日治時代城隍廟宣講社誘善堂曾著造《覺悟金鐘》;二次戰後,又著造《明化新篇》,皆以城隍爺為正主席、天后宫天上聖母林為副主席。爾後,宣講社誘善堂改為宣講社從善堂,著造《人生指南》等多部鸞書,正、副主席亦如日治時代未變。然而,近日城隍廟內只有敬字社德善堂的牌位,卻未見宣講社誘善堂或宣講社從善堂的鸞堂牌位,頗令人費解。
-
日治時代馬公三甲鸞堂林立,多以澎湖境主馬公城隍廟靈應侯為著書正主席。其次,北甲北辰宮朱府王爺曾任銅山館銘新社澤善堂、化民社明善堂、敬字社德善堂等鸞堂的正、副主席,參與著書活動。北辰宮朱府王爺於當時亦不遑多讓,具是威靈赫赫。
-
#感謝城隍廟顏嘉弘董事長協助採訪與紀錄
-
#感謝黃自東董事協助採訪與紀錄
-
#感謝北辰宮陳香如主委協助採訪與紀錄
-
作者|許玉河老師
知識建檔|2025-09-14
修正建議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