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ghu.info|澎湖知識服務平台

清鄭澎湖之戰

閱讀時間 ── 約 13 分鐘

永曆28年(1674) , 三藩之亂起, 鄭經率軍西征。至永曆34年(1680),清軍集中兵力,驅逐鄭軍在福建沿海占領的據點,海壇、崇武、海澄、廈門、金門等地,均被清軍占領,鄭軍再度退守臺澎;鄭經則於2月29日(3月29日)抵達澎湖,停留數日再往臺灣。鄭經自大陸失敗之後,澎湖並無大軍駐防,僅由董騰、林陞等人輪流防禦。永曆35年(1681)初,鄭經去世,馮錫範與劉國軒發動政變,擁立鄭克塽。鄭氏內部政情不安,另在清廷遷界令的影響下,物資與財源更顯困難。同年,福建總督姚啟聖,推舉施琅為福建水師提督總兵官。
-
率兵攻澎的施琅,出身鄭氏部將,對於澎湖在戰略上的地位有其見解。施琅以澎湖為戰略之關鍵,一旦占有澎湖,即可選擇進一步軍事或是政治上的招撫,對於清廷動員龐大人物力的征臺戰爭,具有緩衝的作用。早在永曆31年(1667)施琅的〈邊患宜靖疏〉,對於澎湖即有如下之分析:
-
蓋澎湖為臺灣四達之咽喉,外衛之藩屏,先取澎湖,勝勢已居其半。是役也,當勦撫並用。舟師進發,若據澎島以扼其吭,大兵壓近,賊膽必寒,遣員先宣朝廷德意。如大勢窮,革心歸命,抑黨羽離叛,望風趨附,則善為渡過安插,可不勞而定。倘執迷不悔,甘自殄絕,乃提師進發,次第攻克,端可鼓收全局矣。
-
澎湖四季之風向、潮流等自然環境因素,為清鄭雙方所知悉,偵察敵方所具有的人物力及其戰略,即顯得特別重要。施琅於永曆35年(1681)冬,曾奏疏以隔年3、4月,乘已減弱之北風攻澎。而該年,鄭氏也已偵知清廷的行動,而有增援澎湖船隻之情形。由於施琅僅為水師提督,與姚啟聖在指揮調度上,意見有所不同,卻難以發揮。永曆36年3月(1682年4月),施琅以〈密陳專征疏〉,希望能直接指揮攻臺事宜。同時,施琅再思考攻澎時機,認為春夏之季多為東北風,攻澎艦隊過西嶼頭,鄭軍布艦於內外塹與娘媽宮之間,則清軍將頂著東北風與鄭軍交戰,於風向上大為不利。並強調水道用兵,依賴的是風信潮流,不似陸路可以任意驅使。施琅在「臣日夜磨心熟籌,莫如就夏至南風成信,連旬盛發,從銅山開駕,順風坐浪,船得聯齊行,兵無暈眩之患,深有得於天時、地利、人和之全備。逆賊縱有狡謀,斯時反居下風下流,賊進不得戰,退步能守。」清廷未同意,仍希望姚、施兩人應協謀合慮。不過,日後施琅攻澎,即是依此構想執行。
-
永曆36年5月5日(1682年6月10日),姚啟聖與施琅率艦隊抵達銅山,等待攻澎。由於姚啟聖堅持要乘北風攻澎,施琅於6月4日(7月8日),派出23艘趕繒船前往澎湖偵察。偵察船隊由古雷州開船,5日(9日)未時(下午3-5時)抵達貓嶼,是夜泊於花嶼。6日(10日)黎明,經虎井嶼過獅頭嶼,見鄭軍船艦泊於娘媽宮。鄭軍見清軍偵察,派出20餘艘趕繒船追趕,由西嶼頭出洋,另有八罩島鄭軍船艦10餘艘由南面而來。偵察船隊恐寡不敵眾,於未時(下午3-5時)返回。
-
同年6月28日,施琅接獲通報,駐澎湖鄭軍柳勝、林斗,搭乘杉板頭船向清軍投誠。據其供稱,澎湖有新舊船、鳥船、趕繒、雙帆艍船等共約120艘。鄭軍約4千多人,其家眷約2千人,另有無眷屬的依附民眾。鄭軍軍心已有所動搖,私下流傳,清軍如到澎湖,鄭軍將隨即瓦解;另有軍官密謀,趁出娘媽宮出海操練時,駕船叛逃,因密謀被察覺,導致9人被殺。此外,鄭軍因探知清軍已撤出銅山,局勢稍緩,故又調2千餘人回臺耕種,只留4千多人駐防澎湖,劉國軒也回到臺灣。
-
10月(1682年11月),康熙皇帝令「施琅相機自行進剿」,賦予施琅專征之權,以解決出兵時間問題。115施琅於11月初(12月)率艦隊來到興化的平海,並擬由此出發,順風直抵澎湖。此時,清軍之陣容,官兵合計2萬1千多人,船艦有大鳥船70艘、趕繒船103艘、雙帆艍船65艘,合計238艘。116施琅在平海操演艦隊,以等待風候適宜。12月(1683年1月)下旬,施琅兩次開駕欲往澎湖,都因風向改變而作罷。
-
永曆37年1月(1683年2月)初,有鄭軍澎湖守將劉秉忠,自澎湖攜眷82人,駕1艘雙帆艍船叛逃廈門。據其供稱,再次證實澎湖鄭軍在得知清軍撤出銅山後,已減少防禦兵力,且人心思危。而劉國軒在回臺後,將澎湖交由林陞、江欽、陳諒等人扼守。然而,對此情勢,姚啟聖與施琅卻又有不同的見解。姚啟聖認為鄭軍無法長期備戰,如派趕繒船60艘,封鎖澎湖,鄭軍自然困疲,剿撫皆宜。施琅則認為,水師齊聚操練,應一鼓作氣,不應觀望鬆懈。臺灣及澎湖則陸續有兵、民投誠清廷,1月底,有總理李瑞與士兵21人,奪取民船一艘,逃離澎湖;3月中旬,又有民人許六、吳阿三,攜眷19人,以漁船逃離澎湖。
-
清鄭雙方除了軍事上的準備之外,政治談判並未中斷。先是永曆36年5月(1682年6月),姚啟聖派革職副將黃朝用寫信給劉國軒。至8月,劉國軒派黃學、蔡猷雄面見姚啟聖,希望能照琉球、高麗之例,稱臣納貢,而無須削髮,清廷也不派兵駐守。然清廷認為鄭氏均來自大陸內地,豈能比照外國,無法接受鄭氏條件。120姚啟聖再派黃朝用隨黃學回臺,以瞭解鄭氏談和之用意。隔年,劉國軒再派黃學、林珩赴大陸,然因雙方已積極備戰,談判並無結果。
-
永曆37年4、5月(1683年5、6月;康熙22年)間,劉國軒已得知,施琅將乘南風攻擊澎湖,更加確定澎湖將為戰場,乃在澎湖積極備戰。以水師鎮林亮督修,將洋船改為戰船,文武官員的私船,盡其所能地整修,以調集澎湖。大小砲船、鳥船、趕繒船、洋船、雙帆艍船,合計200餘艘。在臺灣精選善戰不懼死者,抽調民丁為兵,調集2萬多人。官兵眷屬聚於紅毛、赤嵌城,以期官兵能堅定作戰,無叛逃之虞。劉國軒由臺灣親自統率來澎,駐紮於媽祖宮,搭乘快哨船巡視澎湖各嶼,以安排澎湖的軍事部屬。在砲座的布置上,計有娘媽宮嶼頭上下增築砲城2座、風櫃尾砲城1座、四角山砲城1座、雞籠山砲城1座、東西嵵1列砲臺4座、西嶼外塹1列砲臺4座、牛心灣山頭頂砲臺1座,其形勢以扼住馬公港,以防大船進入。其他沿岸,如小船可以登陸者,則建造短牆,設置腰銃,長達20餘里;八罩、水按(垵)澳等地,有礁石沙線、四面受風,均不布防。
-
在指揮上,以劉國軒為正總督,節制水陸諸軍,並以征北將軍曾瑞、定北將軍王順2人為其副總督。以援勦左鎮陳諒為右先鋒鎮,各嶼陸路諸師歸其提調。以右武衛林陞為水師總提調,左虎衛江欽副之。宣毅左鎮邱煇、援勦後鎮陳啟明2人為先鋒。
-
6月14日(7月8日)辰時(上午9-11時),清艦隊由銅山出發,駛往澎湖。施琅為觀察作戰時各船艦的進退,以明分賞罰,要求大小戰船均在風帆上書寫領船軍官姓名。15日(9日)申時(下午5-7時),抵達貓嶼花嶼,鄭軍巡哨船隻數十隻,見清軍艦隊來到即往澎湖撤離。因時值天晚,清軍艦隊泊於八罩水垵澳,派官員乘小哨船到將軍、南大嶼等島嶼,安撫島上居民。16日(10日)早晨,清艦隊往澎湖進攻,而鄭軍船艦已列隊迎戰。施琅派出先鋒出擊,先為7艘鳥船衝入鄭軍船隊,將鄭軍砲船2艘、趕繒船6艘,船上人員斬殺;另由5艘鳥船,以砲火攻擊,擊沈鄭軍鳥船1艘、趕繒船2艘。由於時值南潮,前鋒數艘船被潮流推進鄭軍砲城附近,鄭軍船艦發動包圍。施琅為救前鋒船艦,以其座艦衝入,救出數艘船。此次接戰,施琅眼睛被銃擊傷,而指揮鄭軍水師的林陞,則受重傷被載往臺灣;鄭軍戰死、溺斃約2千餘人。由於,作戰至此時天色將晚,施琅收隊泊於西嶼頭洋面過夜。
-
17日(11日)早,施琅集結艦隊於八罩水垵澳,查明功過以賞罰官兵。隔天,進占虎井桶盤嶼。19日(13日),施琅乘小趕繒船至澎湖內外塹嵵內,以觀察作戰形勢。20、21日(15、16日),採取「老弱驕兵」之計,以趕繒、雙帆艍船分兩批,佯裝攻擊內外塹嵵內,以轉移鄭軍戰力。
-
經數日停戰,至22日(17日),施琅再命清軍全面進攻。清軍艦隊分為中、東、西三路。中路為大鳥船56艘,再分為8股,每股7艘,施琅坐鎮其中1股,以娘媽宮為目標;東路以趕繒、雙帆艍船50艘為一股,由嵵內直入雞籠嶼、四角山,以作為奇兵夾攻之用;西路同以趕繒、雙帆艍船50艘為一股,從內塹進入牛心灣,作為疑兵牽制之用;此外,中路另有80餘艘作為後援之用。交戰時間由辰時至申時(上午9時至下午7時),雙方以火砲相互射擊,砲彈如雨下,硝煙蔽天。清軍以火桶、火罐(左側為石部),焚燬鄭軍大砲船18艘、擊沈8艘,焚燬大鳥船36艘、趕繒船67艘、洋船改戰船5艘;另外,乘著風勢以火船燒毀鳥船1艘、趕繒船2艘。鄭軍見形勢不利,自行以火藥炸沈、焚燬者,計有砲船9艘、鳥船13艘;或棄船跳水逃生,所遺留者,計有鳥船2艘、趕繒船8艘、雙帆艍船25艘。另有鄭軍小砲船3艘、小鳥船2艘、趕繒船11艘、雙帆艍船15艘,往北由吼門逃脫;劉國軒在得知戰敗後,亦由吼門逃離。因時值黃昏,清軍未再追擊,戰役至此結束。
-
此次戰役,鄭軍征北將軍曾瑞、定北將軍王順、左虎衛江勝、宣毅左鎮邱煇、援勦後鎮陳啟明等軍官均戰死,共47人;低階職務者,約300多人死亡;士兵船員被殺、自焚、跳水溺斃者,達1萬2千多人。投降者,高低階文武官員165人、士兵4,853人。清軍方面,死亡者329人,傷者1千8百多人,多是遭鄭軍火砲攻擊所致。所擄獲之武器,如紅衣大砲12門,每門重達4、5千斤;鉎銕大砲2門,每門重達7千多斤。
-
在戰後的善後方面,因清軍被砲擊損壞之船艦甚多,施琅命較小且受損較輕之船隻,載送被砲擊傷之官兵回廈門調養;船隻在廈門修理後,再載送柴米、火藥、弓矢返回澎湖。嚴重毀損之鳥船,則泊於澎湖,等待福建方面將修理所需之物料運來。由於鄭氏仍在臺灣,施琅同時在澎湖布防,以做征臺之準備。128同年閏6月4日(1683年7月27日),施琅發布「曉諭澎湖安民告示」,全文如下:
-
太子少保提督福建水師總兵官右都督伯施,為曉諭事:照得澎湖各島,地屬荒區,民實窮苦;兼之逆賊蹂躪多年。今幸大師蕩平,此日王土、王民,悉隸版圖,宜加軫卹,以培生機,合就示諭。為此示仰該地方居民人等知悉:爾等既脫邪氛,咸登樂土,各宜安意生業,耕漁是事。本提督憫念疲瘵之餘,當為蠲三年徭稅差役,遂其培養也。特示!
-
閏6月8日(1683年7月31日),鄭克塽與劉國軒,派禮官鄭平英、賓客司林惟榮等人,至澎湖向施琅遞交降表。鄭氏希望仍留居臺灣,為施琅所拒絕。由於已取得軍事之優勢,施琅立場強硬,要求如有誠意,真正掌大權的劉國軒與馮錫範,應親自到澎湖請降,將人民土地歸入大清版圖,官兵遵制削髮,隨清廷安置於大陸。鄭氏至此已知無轉寰餘地,派馮錫珪、工官陳夢煒、劉國軒胞弟劉國昌、馮錫範胞弟馮錫韓等人,於7月15日(9月5日)抵澎,遞送降書,願接受施琅所述之條件。施琅先派人至臺灣,查看官兵是否髮,以確認有投降之意;鄭克塽則派人遞送官員印信、簿冊給施琅。8月11日(10月1日),施琅命令澎湖留守3千人、船30餘艘,其餘則由其率領離開澎湖,航向臺灣。兩天後,施琅來到鹿耳門,鄭克塽派小船接引清軍入港,劉國軒、馮錫範等文武官員列隊迎接,鄭氏立足臺澎之局面至此告終。
-
資訊引用|《續修澎湖縣志(卷二)|地理志》
知識建檔|2017-10-31。知識更新|2020-07-13
修正建議回報


▲隱藏連結▲隱藏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