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繒船

趕繒船|拍攝日期:2022-07-15(星期五)

趕繒船

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同義詞彙|白底船
-
「趕繒船」是清代前期華南沿海地區常見的中式古帆船,至少在十七世紀下半葉(1651-1700)就已廣泛流行;由於常在船底塗上白灰或白漆,防止海洋生物附著腐蝕,又稱為白底船。它以遠洋航行性能見長,是廈門往來日本與東南亞的商船主力,也是明鄭王朝、清軍水師雙方都配備的大型戰船,清軍則從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起將其列為福建各營水師統一撥配的船型。十八世紀下半葉「同安船」興起後,趕繒船逐漸淡出海上舞台。
-
趕繒船在中國古帆船三大體系(福船、沙船、廣船)中,屬於尖底「福船」的代表作,特色為雙桅、雙舵、船身渾圓、船底剖面尖削。由於清代前期法規限制船隻最多只能有兩座桅杆(最多只有兩張帆),趕繒船在風力微弱時獲得的動力有限,操船倍感笨重。後來民間又發展出三座桅杆、船艏有絞車、乾舷更高的「同安梭船」,大幅提升了動力、操縱性,耐波性,從商人到海盜都愛用。清軍水師面對使用新式橫洋船(即同安船)的海盜,不但速度與靈活性都遠遠落後,也在登船戰鬥時被橫洋船高聳的船舷所阻,而吃盡苦頭。乾隆六十年1795年),廈門水師總算基於「趕繒船笨重,駕駛不甚得力」,用同安船汰換趕繒船,終於取得能與海盜勢均力敵的船型。
-
縱橫於十七、十八世紀東亞海域的趕繒船規格,可由現藏於德國柏林國家圖書館的《閩省水師各標鎮協營戰哨船隻圖說》一窺端倪。最小的趕繒船長四丈(12.8公尺)、寬一丈二尺(3.84公尺),最大的則長達八丈三尺(26.56公尺)、二丈一尺二寸(6.78公尺)。
-
資訊引用|
-
周維強(2013)。〈徵文考獻:復原集字號大同安梭船的歷史文獻〉,《再現.同安船計畫成果專刊》,頁38-48。台北市:故宮博物院。
-
維基百科:趕繒船。
-
《閩省水師各標鎮協營戰哨船隻圖說》https://digital.staatsbibliothek-berlin.de/werkansicht?PPNPPN3303602530&PHYSIDPHYS_0133
-
作者|吳令丞
修正建議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