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灣樂新社集善堂由
洪杞(
1867-
1957)年輕時參與
紅羅罩集會所向善堂習得
鸞法,
1922年在
鼎灣故鄉
洪姓宗祠創立樂新社集善堂,並完成《濟民寶鑒》,共分八卷,
1923年於廈門會文堂刊印。
-
《濟民寶鑒》〈卷三〉南鯤鯓王爺范降筆
-
別尔諸民彌有月至今善念實無越
-
鼎羹調矣禮文多挽倒狂瀾聖訓縱
-
勸尔諸生勿是非謗神誹聖居心虧
-
齟齬何事紛紜起早向善門和氣為
-
代天監察遍家區奸偽毒腸吾便誅
-
善惡鼻無秦鏡在為神不過正無私
-
臺澎離隔却不遥,望尔諸生勿囂囂。余別去,勿嘵嘵。右調憶諸生善念,莫看輕。光輝耀彩煥,萬象呈新正。
-
南鯤鯓范王爺在
鼎灣及善堂降筆,「別尔諸民彌有月」代表南鯤鯓王爺曾蒞臨
鼎灣。澎湖許多寺廟與南鯤鯓代天府甚有淵源,自19世紀初,南鯤鯓代天府五府千歲極可能已有出巡澎湖的事蹟。
-
1922年6月27日《臺灣日日新報》報導<南鯤鯓王爺>:「南鯤鯓廟代天府五王,其靈顯久已,普遍臺澎。舊清時代,例常出巡台之東西兩沿岸。以及澎島,則用
王船。其他中南北部,則用神輿、旗幟執事。」
1922年8月30日又有<
迎王狀況>:「臺南轄內南鯤鯓及青鯤鯓兩廟王爺,自月前駕船到澎,由北(鎖)管港鄉上陸,遂由該鄉及附近之
鐵線尾、
嵵裡等鄉請入巡游。嗣而
馬公、
文澳、
案山、
宅腳嶼、
烏崁、
隘門、
太武等亦皆請到巡迎一週。竝聞
白沙庄等鄉,亦恭請青鯤鯓王爺到廟祀筵,因而擇吉出迎,頗為熱鬧云。」
1922年11月6再以<
迎王近況>提及:「南鯤鯓五王,來澎湖本郡,已經數月。迎者相續不絕,始由
鎖管港鄉帆船紹介而來。起陸後,諸近鄉及
馬公街內迎入。繼則由
烏崁、
隘門兩鄉及
白沙庄、
望安庄全島。竝
南寮、
鼎灣兩澚,終則
文良港、
菓葉及
林投澚等。而以
西嶼庄為止點。幾於無村不有,舉郡若狂。」
-
南鯤鯓代天府自
1922年8月來澎,受到澎湖各地善男信女之歡迎,至11月初仍停留在澎湖。至於「舉郡若狂」,乃因澎湖當時屬於高雄州澎湖郡而非澎湖廳。從黃文博的研究:代天府五王蒞臨
鼎灣,並以
開帝殿為行宮,駐駕三天。「萬象呈新正」,代表南鯤鯓王爺於
1923年新正期間降筆,再從「別尔諸民彌有月」推斷:南鯤鯓王爺可能於11月底仍在澎湖巡遊。此段
扶鸞資料,可與《臺灣日日新報》以及民間口述歷史互為佐證。
-
作者|許玉河老師
知識錯誤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