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nghu.info|澎湖知識服務平台

東吉拆小廟

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從《吉星文先日記》記載,吉星文民國44年(1955)1月17日:「余奉調為澎湖防衛司令部副司令官,由今日起為職務劃分日期」。然而,遲至4月7日吉星文始至民航隊營業處飛機到馬公就任。吉星文在12月25日的日記裡提及:「本縣東吉島對外交通阻塞,居民所見之物,雖不能稱為原始之物,然所見究竟無幾,卻能勇敢拆除五十餘座小廟,以破除迷信,不知馬公每日見聞廣闊,而仍每日焚香膜拜,浪費時間、物力、人力作何感想?臺省本島更甚然。」
-
民國44年東吉居民一口氣「勇敢拆除五十餘座小廟」,從此段描述這五十餘座小廟應為「宮仔」。「宮仔」的信仰盛行於七美望安等地,其大小約在1米左右。黃國揚在花嶼村則發現42座,原為澎湖最多宮仔的聚落。然而,民國40年代的東吉確有50座以上的宮仔,堪為澎湖之最。
-
有趣的是,當年東吉到底發生何事,導致居民拆除了五十餘座的宮仔吉星文在其日記中並無近一步的說明。假設大多數的宮仔在當時被拆除,則今日現存於東吉二、三十座的宮仔,應該建於民國45年(1956)之後。其次,吉星文也說到「本縣東吉島對外交通阻塞」,他是如何得知東吉居民拆除「五十餘座小廟」?又是否真的拆除?又是另一個問題。
-
從諸多研究與筆者的田野訪談,七美望安居民興建宮仔的緣由,往往是家中不平靜,問事於乩童指示此地不潔,於是就蓋一間宮仔。也有在從事漁業活動中或掘地發現骸骨而興建宮仔者。「宮仔」多位於住宅旁、路邊、田裏或是荒野。今日,東吉東嶼坪七美望安等地的宮仔,雖多已廢棄,宮仔在昔日撫慰許多澎湖人內心的不安。
-
作者|許玉河老師
修正建議回報


▲隱藏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