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吉貝石滬群紀錄

2017吉貝石滬群紀錄|錄影攝影:林偉樺。拍攝日期:2017-09-12(星期二)

吉貝石滬群

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歷史沿革
-
吉貝石滬最早可能構建於清康熙末期(約1700年以後)至清乾隆初年(約1750年左右),因為在乾隆36年(1771)胡建偉的《澎湖紀略》中就有吉貝有「大滬一口、小滬四口」的記載,可惜沒有留下這些石滬的名稱以供檢索。日本治臺期間的「台灣總督府公文類纂」檔案中,雖然登錄了「船仔頭」等72口吉貝石滬的基本資料,也無從探究清朝時期的那5口石滬是否也包含在其中。
-
戰後,由於政府並沒有嚴格要求漁民要依照漁業法規,來申請登記石滬的漁業權執照,以致石滬漁業的相關資料逐漸散失,連石滬數量都無法確切的掌握。顏秀玲在〈澎湖群島吉貝村赤崁村漁撈活動的空間組織〉(1992)吉貝有78口石滬,洪國雄的《澎湖的石滬(1999)登錄的吉貝石滬有88口;而「吉貝石滬文化館」在經過3年的比對清查後,則在吉貝附近找出了尚可辨識或有人可以指認的石滬108口,目前仍然明確可尋的也還有82口。
-
根據上述的資料來分析,吉貝這108口石滬的歷史大概可以推估如下:吉貝最早的石滬始建於清康熙晚期,到乾隆36年左右已經有5口。之後吉貝石滬大量的增加,在日治中期(1913年)的漁權登記資料中已有72口之多,約佔吉貝石滬總數(108口)的2/3;大正2年(1913)1950年代中期,吉貝石滬則又增加了36口。
-
建築形式
-
吉貝嶼位在澎湖北淺漁場附近,四周礁棚寬廣,潮差極大,漁業資源豐富,石滬漁業非常發達,不但是石滬的數量或分佈密度都足以稱冠全縣,石滬的造形似乎也堪稱為澎湖石滬的樣版。
-
吉貝石滬的建築形式,因為檔案資料不足,後人已無法追根究底;只能參考日治時期石滬漁場圖及現在的衛星航測圖,來對清朝中葉(1776年)以後的狀況做些比較合理的推估。根據日治中期(1913年止)的資料,吉貝石滬的數量共有72口,其中有57口(將近8成)是弧形的石堤形式,而且大多設有「岸仔」(小支堤),有滬房的石滬只有15口(約佔2成)。可能早年吉貝人修建的石滬大多只是一道可以在退潮時阻斷魚兒退路的弧形石堤,後來才逐漸有附設岸仔來縮小集魚(抓魚)水域的做法。在體會到把滬中的魚誘集到岸仔和石堤之間的水域捕撈的方便性之後,才有人(據說是一位名叫陳石臨的吉貝人)嘗試著把石滬設計成有滬房的形式,但是起先這種做法並不很普遍。
-
滬房在日治時期以後才成為吉貝石滬常見的結構,在現在所知的108口石滬之中,有滬房的已高達4成(有43口),除了上一階段已有的15口之外又增建了15口,也有13口原來的弧形石堤被改建為有滬房的形式。同一時期的弧形石場也增加為65口(約佔6成),其中上階段傳下來的有44口,這一階段新建的有21口。在目前還有跡可尋的82口石滬之中沒有滬房佔1/2強,另外佔1/2弱的有滬房石滬之中則包含了雙滬房的及滬房中再設「岸仔」的石滬各2口。
-
資訊來源|澎湖文化資產手冊2010
修正建議回報


▲隱藏連結▲隱藏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