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將連結複製到剪貼簿
已將連結複製到剪貼簿
✕
連頁
上一頁
下一頁
出版日期|
掃描頁面|
操作提醒|
點按圖片,跳至下一頁
引用來源|
關閉|Close
網站首頁
關於平台
知識搜索
澎湖文獻資料庫
聯絡我們
馬公市|880
西嶼鄉|881
望安鄉|882
七美鄉|883
白沙鄉|884
湖西鄉|885
史前時代
宋代
元代
明代
荷治時期
明鄭時期
清領時期
日治時期
01|文化
技藝
習俗
飲食
藝文
故事
族譜
諺語
教育
褒歌
02|宗教
寺廟
信仰
祭祀
法師乩童
厭勝物
03|歷史
建築
文物
事件
開拓
人物
04|地理
島礁
聚落
地名
環境
05|交通
海運
空運
陸運
06|產業
農業
漁業
畜牧
製造業
工業
商業
林業
07|治理
選務
戶政
行政
財稅
民生
軍事
遊憩
社福
司法
衛生
08|生態
動物
植物
查詢
北極殿迎王大遊行記錄|
影像來源:臺灣日日新報。
知識分類|
類:
宗教
祭祀
王爺信仰
類:
宗教
祭祀
祭儀活動
區:
馬公市
啟明里
祭祀
區:
啟明里
寺廟
北極殿
時:
1932
(昭和7年)
時:
日治時期
昭和
祭祀
───
昭和7年東甲北極殿迎王大遊行
複製連結
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昭和6年
(1931)
,
馬公
東甲北極殿
(上帝宮)迎請代天巡狩王椰駐蹕,甲內造
王船
與千歲爺神像,甲內民眾依例送菜,供奉米、鹽、油、魚、肉、蔬菜、薪柴等於北極殿給代天巡狩諸兵馬使用。隔年
(1932)
10月16日,舉行盛大的遊行儀式,當夜並以
文澳祖師廟
為行台。
馬公北甲
、
南甲
與
文澳
鄉,各出
藝閣
參與盛會;傳統的御前清客,現代的西洋音樂;新舊交陳,盛況空前。當日旗幟約二百餘旒,神輿計十九臺,執事儀丈,及凉傘、千秋船,及隨香之乘轎人力車、男婦等,延長约一里有餘,耗費約二萬元。
-
〈澎湖
馬公
迎神誌盛〉
-
澎湖
馬公東甲
上帝宮,於去年由諸當事提議迎請代天巡狩諸王入内供奉,塑像造船,送菜諸舊慣。竝擇於去十六日曜及十七新嘗兩日,乘各界休暇,將所豫扮之閣藝諸趣齣,游行城内外一週。當夕駐駕
文澳祖師廟
,開宴祀酒,竝演雜劇。各鄉來觀者甚多,但當日由各界評判,最雅者爲御前清曲,最壯旺者為洋樂隊。而含有廣告意趣者,則楊西乞氏妝成高砂麥酒大酒矸四箇。至
南甲
用木造之戰艦一艘,全體渾成,銃樓機械,無一不備。竝安置小童軍官六、七人,手提無線電器及軍用武器等,天然逼真。而
文澳
鄉,用童子軍裝就之陸軍砲隊,軍裝劍帽,齊整可冠。其次,如八仙八騎,則用各自製之雲車推行,天然巧匠,有目共賞。其他如龍鳳閣,風火關諸閣,楊香打虎,乞丐彈唱,竝笑科諸雜藝,沿途詼諧,聽者為之頤解。而北甲區,則扮一隊生蕃,各佩游獵弓鎗,咻々告語。殿後則深山一座,猪鹿現前,各以武力展布,亦頗惹注視。當日旗幟約二百餘旒。神輿計十九臺,執事儀丈,及凉傘、千秋船,及隨香之乘轎人力車、男婦等,延長约一里有餘。據本甲会,自始至終,費用約二萬左近。際此人智進步及金錢關係,究當去奢爲上策云。
-
#當時是迎請三府千歲或是五府千歲呢
-
作者|許玉河老師
知識建檔|2025-09-16
修正建議回報
完整閱讀
查詢
最新知識
近日更新
鄭枝賞:教育家與植物標本製作家
|
明治
|
通梁村
|
教育者
明明五百十三
|
諷喻諺語
跨海大橋紀念碑
|
戒嚴期
|
通梁村
|
石碑
赤崁仔路
|
赤崁村
|
交通地名
洪燈煌
|
明治
|
池西村
|
教育者
洪含蓄
|
大正
|
池西村
|
教育者
烏崁仔跤
|
中興里
|
礁坪地名
白馬郎君:小池角的家內神信仰
|
池東村
|
雕刻雕像
馬塚
|
中興里
|
墳墓
同儕團體遊戲
|
童玩遊戲
呂清樂
|
明治
|
小赤村
|
教育者
黃柏奇
|
大正
|
東石村
|
教育者
洪含蓄
|
大正
|
池西村
|
教育者
洪文周
|
明治
|
尖山村
|
教育者
高振坤
|
明治
|
西溪村
|
教育者
吳南
|
明治
|
瓦硐村
|
教育者
郭雲南
|
明治
|
池東村
|
文人
蔡帕
|
光緒
|
赤馬村
|
教育者
鄭賢
|
光緒
|
瓦硐村
|
教育者
北極殿
|
崇禎
|
井垵里
|
玄天上帝廟
平台知識總數
7,780
則